第六十七章 來做客的李芳(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到父親端著一張普通的投貼,呆如木雞,蔡翛忍不住起身探過去,看了一眼。
投貼上寫著“恭拜中書省左資政大夫蔡公府上”,落款是“宋州襄邑李芳”。
“父親,李芳是誰?”
“是內侍省都知李大監。”蔡京被蔡翛的問話驚醒了,匆匆回了一句,慌慌張張地前去迎接。
到了後門,看到一輛普通的馬車停在門外,六位孔武有力的勁裝男子護住周圍。
“李公,蔡某迎接來遲,無禮,無禮!”
李芳聞聲從馬車下來,微笑和藹地拱手道:“李某貿然來訪,還請蔡公恕罪。”
蔡京把李芳接到二院正堂裡坐下,蔡翛指揮人上茶。
蔡京聞到香氣,知道是六安瓜片,臉色一變,呵斥道:“這茶聞著清香,卻浮躁不定,不是待客之茶。趕快撤下,換上蔡某仙遊故鄉的好茶。”
蔡翛不明就裡,可是看到父親如刀一樣鋒利的眼神,不敢違抗,連忙吩咐換茶。
“蔡公,這是貴府三郎?”李芳問道。
“正是犬子三哥,名翛。孽子,還不快快見過李公。”
蔡翛當然知道內侍省都知李芳的大名。
要說官家在這世上最信任的人,李芳肯定要排進前三名。他自小跟隨官家,看著官家長大,然後官家封王開府,他又跟著出宮,為其料理王府事宜。
官家也對他敬重有加,沒人時叫大伴,有人時叫李公,持禮如長輩。偏偏這位又極其低調,從不結交外臣,更是與朝政離得遠遠的。
“晚輩見過李公,李公吉祥如意,福壽延綿。”蔡翛恭敬地行禮。
“還不快快退下!”蔡京呵斥了一聲,把蔡翛趕走了,正堂裡只剩下他和李芳兩人。
“蔡公,老奴前來,是自告奮勇的。”李芳開門見山。
“李公,蔡某願聞其詳。”
“剛才官家在崇政殿裡,對諸內侍說有事要說與蔡公聽,問誰願意跑一趟。老奴就毛遂自薦,說蔡公此前,暗中遣人前去宋州陳留等地,費盡無數人力物力,找到我那從小失散的外甥女。然後又悄悄花錢,將其一家安置在襄邑老家,看守著重新修葺的祖墳。”
“老奴雖然是一介廢人,但是也懂得知恩圖報。蔡公與我有恩,我老胳膊老腿,來跑一趟卻是應該的。”
“蔡某不敢,官家有事,喚我去就是,怎麼敢勞動李公跑一趟。”
“必須跑一趟,人命關天的事情,怎麼樣也要跑一趟啊。”
蔡京心裡一咯噔,額頭上有白毛汗冒出來了。
“還請李公明言。”聲音裡有點微微顫抖。
“官家曾經給叔通先生講過一個‘去皮見骨’的故事,然後又給我們幾位內侍講過。官家說,這故事挺有意思的,要讓我給蔡公講一講。”
李芳把當初趙似跟宇文虛中在綵鳳樓上,講過的“去皮見骨”的典故,詳細地講了一遍。
“老身讀書少,沒有什麼見識。這去皮見骨的典故,聽著也就那麼回事,不大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只是覺得這等小伎倆,在官家如炬的雙眼裡,簡直就是個笑話。你說是不是,蔡公?”
“是的,這等小伎倆,就是個笑話。”蔡京木訥地答道,下意識地揮手,抹去額頭上的汗珠。
“官家派叔通先生,給東閣帶去兩幅字,一幅是‘政通人和’,讓給掛在內閣議事堂裡;一幅是‘和光同塵’,讓元度公掛在首揆的入值閣房裡。”
“對了,官家還叫譚世績擬旨,授太宰元度公(蔡卞)文華殿大學士,平章軍國事;授大司馬斯和公(李夔)武英殿大學士,大司徒伯通公(何執中)、大司寇希古公(常安民)、少宰嵇仲先生皆授端明殿大學士,同平章軍國事,入值東閣。”
“其餘學士和直學士加銜不變,只是崇政殿學士參知軍國事,入閣參議軍政事。垂拱殿直學士入殿參議軍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