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南海風雲(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郡守原來已經胸有成竹,運籌帷幄好了。”鍾會芝驚喜道。
“調查歸調查。只是南海十二家為首的土著勢力,不是那麼好對付的。更何況他們與外地勢力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郡守,屬下看過相關案卷,無非是利益衝突。十二家是坐地戶,以前靠轉販各種貨品發了大財。以前這裡的外地勢力,多是閩海的海商。兩者一個買,一個賣,各吃各的,還算相安無事。”
“後來東海、江東、淮東、開封等地的商賈接踵而至,先是建船廠,迅速成為南海地區最大造船基地,繼而控制了南海地區的海上貿易。他們在番禺城組成東南商會,繼而開絲廠、鐵廠、瓷器廠,同時從東海、江東等地轉運來大量茶葉、絲綢、棉布和瓷器,嚴重侵奪了南海十二家的利益。所以兩邊越鬧越兇。”
葉遜靜靜地聽著,問了一個問題:“在番禺城的閩海商人,態度是怎麼樣?他們是最早來南海地區,又穩穩站住腳的外來勢力,跟南海十二家的交情很深啊。”
“鼠首兩端,看樣子想兩邊都不得罪,兩邊繼續吃好處。”鍾會芝答道。
“中間派就是沒有立場,沒有立場就是想置身局外。你人在其中,怎麼置身局外?兩邊都不得罪,最後可能兩邊都會得罪。番禺的閩海商會,早晚會吃虧的。”
鍾會芝問道:“郡守,我們支援哪一邊?”
葉遜看了他一眼,徐徐答道:“站在穩定地方的立場上,應該站在南海十二家這邊。他們在州縣的勢力,根深蒂固。”
鍾會芝琢磨著葉遜話裡的意思,穩定地方的立場...是不是可以說,如果不支援南海十二家,他們就可能會煽動地方百姓,擾亂州縣。
地方不靖,暴民四起,身為郡守,難咎其責。
但是身為見過世面的葉郡守,數十萬人馬捉對廝殺的戰場都親身經歷過,怎麼可能會被所謂的地方不靖、暴民四起嚇到?
你要捨得死,葉郡守就捨得把你埋了。
官家即位十年,一直在推行新政。
現在中原、東南等地大興,獲得巨大的成果。從天啟十一年開始,新一任內閣的主要職責是總結新政經驗,及時改進,把新政向西北、西南、北方和嶺南地區推廣。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推行新政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當地世家。新政推行,很大程度上會讓他們的既得利益受到打擊,自然就成為阻礙新政的主力軍。
想明白這些,鍾會芝說道:“郡守,既然我們與南海十二家的對立是不可避免的,不如趁著上任三把火,給他們...”
鍾會芝做了一個手勢。
葉遜搖了搖頭:“現在時機未到。上任三把火,這些人早就防著,準備好好幾十桶涼水,準備給我來個透心涼。”
門外有人稟告:“郡守、長史,南海、新會縣有報,佛山鎮、江門鎮、順德鎮的鐵廠、絲繭廠、紗廠十一家,與當地百姓發生衝突,進而引發械鬥。廣州府處置不下,報到了郡守府。”
“看看,第一桶涼水就這樣澆了過來!”葉遜冷笑幾聲,對鍾會芝說道。
你是天才,一秒記住:紅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