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一戰,十三萬遼軍除了後軍蕭幹率領的三萬奚兵,全軍覆沒。

耶律澤、蕭剌辭、耶律倍幹、耶律脫脫奴、耶律忽裡、蕭事忠、蕭赤臉等數十員遼軍將領和官員,或死或降。

蕭幹率領三萬奚兵退回南京城,接著又有六千多敗軍陸續逃回來,然後再也沒有了。全城譁然,恐懼和彷徨瀰漫著整座城池。

尤其是西、南城家家戶戶都聽到哭聲。出征失陷的十萬大軍裡,起碼有五六萬契丹將士,現在不知是死是活,家卷們當然是哭哭啼啼,悲慼不已。

到了傍晚,南門、東門出現數十支火把,城裡哄傳宋軍已經抵達城下,明早就要攻城。

於是滿城驚慌,人叫馬嘶,亂了一夜。

到了天亮一看,才發現只不過是宋軍哨騎探馬,圍著南京城轉了一圈,轉身又走了。

然後訊息不斷地傳來,大獲全勝的宋軍不急不躁,依次發力。

先後攻取潞縣、懷柔、昌平和玉河等縣,然後四十萬大軍圍成一個大圓圈,慢慢地向南京城圍過來。

四天後,西邊宋軍居然先出現,他們佔據香山、西山一帶制高點。隨即,東邊、南邊的宋軍相繼出現,最後,北邊的宋軍在六天後也出現了。

至此,南京城被宋軍團團圍住。

這幾天,南京城裡暗潮洶湧,波瀾不斷。

李處能、曹勇義分領的左右兩路勞軍錢徵收所,比此前更加瘋狂地斂財。

他們公開打出旗號,是為宋軍徵收勞軍錢,在徵收完城中漢民、渤海人的勞軍錢後,又把目標對準了城中契丹和奚人百姓。

徵收所僱傭的徵丁都是城中潑皮無賴。高粱河之役前,只敢對城中漢、渤海人敲骨吸髓——恐嚇威脅,無所不用其極,往往一街一坊,十戶破家蕩產四五戶。

等到高粱河之役後,這些徵收所的徵丁嘴臉一變,搖身一變彷佛成為宋軍的“先遣隊”,湧入西城、南城中契丹、奚族百姓居住的街坊,敲門砸戶,毫不客氣地威脅。

“你們都是契丹、奚人,大宋王師一進城,先要清理了你們。快快繳納贖罪錢,好保你一家老小的周全。”

許多契丹、奚族百姓迫於城外宋軍的威勢,只得咬牙吞氣,乖乖地交錢,得了一面粗製濫造的紙畫——上面印著一隻看著像鳥,又像雞的圖桉。

徵丁哄著他們說:“王師入城時,你們把這張鳳凰圖貼在門上,宋軍定會秋毫不犯,保你一家平平安安。”

完了還吹噓加恐嚇,“你們運氣好,宋軍只發了一萬張。嚇,為什麼只發一萬張?宋軍千辛萬苦打到燕京城裡來,總得要發筆財回去吧。好了,除去貼了平安符的人家,其餘的全部要搶過一遍。”

“沒有平安符的,家裡帶銅的帶鐵的,全部都要搜走化了;家裡的女子,下到十歲,上到三四十歲,全部帶走,配給得勝官兵們做婆娘。嚇,問你們怕不怕!你們有見識,掏錢買符,有福了!”

有些契丹、奚族百姓交了錢,心裡彆扭,沒好氣地說道:“隔壁坊裡住著的大貴人們,怎麼不見你們去賣平安符?”

徵丁們是瞎話張嘴就來。

“那些貴人,早就上了宋軍的目錄,是死是活,不是我等能決定的。那是生死簿,能勾畫的是判官,我們這些小鬼,那能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