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高粱河畔今非昔(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耶律大石和蕭斡裡剌站在東門城樓上,看著北安郡王耶律澤在耶律倍幹、耶律脫脫奴、耶律忽裡、蕭事忠、蕭赤臉等將的簇擁下,得意洋洋地出城遠去。
蕭辭剌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左顧右盼地跟在後面,頗有一番今時之亮的氣度。
“這個蕭辭剌還真是個人才。朝堂上口口聲聲大義名分,君君臣臣,一副老古板的樣子,比最迂腐剛正的漢臣還要剛正迂腐。偏偏在戰場上卻最靈活不過。灤河之戰,他一馬當先跑回了南京城;東京事亂,蕭保先等人死於叛軍之手,他化妝成老嫗,居然順利地從東京一路逃回南京。這份本事,也算是獨步天下。”
蕭斡剌裡看到蕭辭剌的樣子,毫不客氣地譏諷道。
耶律大石冷笑一聲,沒有出聲。
“殿下,你說蕭辭剌這回還能創造奇蹟嗎?”
“他今天出了南京城,無論如何,都回不來了。”耶律大石冷然地說道。
蕭斡裡剌默然一會,又問道:“殿下,宋軍前些日子攻略如風如火,怎麼這些日突然慢下來了。西路軍盤桓在居庸關,慢慢拔除得勝口、北口、南口能關隘;北路軍佔了密雲、行唐縣後就徘迴不前,反而派兵向東,與東路軍聯絡,合攻薊州漁陽。”
“東路軍攻下漁陽後,進至三河後,反倒調頭南下,拔除香河、廓陰等縣。南路軍主力,進駐良鄉縣後,反而調頭向東,拔除安次、固安、武清等縣,與東路軍在廓陰會合,主攻方向從良鄉轉向潞縣一帶。”
耶律大石答道:“宋軍南路軍進攻易、涿兩州,進駐良鄉,就是與西路軍連成一片,切斷我軍西逃的可能性。現在目的達到了,自然要調整主攻方向。他們數十萬大軍,人吃馬嚼,耗費巨大,必須依靠武清到廓陰這條能通船的河水。調整過來後,不僅可以解決糧草轉運問題,還能與東路軍連成一片,徹底合圍南京城。”
“殿下,看樣子這一仗可能會在高粱河畔打了。”蕭斡裡剌遲疑地說道。
“大家都有這個意願。耶律澤想重現景宗勝績,力挽狂瀾之後還有機會問鼎大寶。宋軍想一雪前恥。只是現在的高粱河,不再是以前的高粱河了。”
耶律大石長嘆道。
“現在的高粱河,不再是以前的高粱河了!”在廓陰縣前敵指揮部裡,劉法如是說。
劉法不僅是主力南路軍的前敵指揮,也是平遼戰事的總指揮。
“高粱河原本是永定河南移後的故道。歷經數百年,再加上燕京城裡截流分流,已經乾枯成一條水溝。人馬皆可輕易而過。既然遼軍想在這裡打,那我們就如他所願!”
劉法繼續說道:“夾土溝一戰,實戰驗證了火槍火炮的威力,也驗證了官家對我們的勉勵——對於熱兵器的使用,膽子要大些,步子也要快些。”
在座的眾將都輕笑起來。
趙似當然知道滑膛槍配拿破崙前裝炮的威力,一直在大力推行。但是宋軍將士們好不容易接受了鴛鴦陣、長矛方陣配弓弩手這整套的新式戰術打法,讓他們再突破一層,直接邁進到火器時代,還是顧慮重重。
在騎兵戰術上,宋軍將領們話語權不多——大宋此前一直缺馬,騎兵不盛,被西夏、遼國壓著打。
煕河開邊,西軍有了一點騎兵種子,但偏向保守,謹慎著使用。所以當趙似提出分路並進、大迂迴、大包抄、圍點打援、戰略機動性等一系列騎兵新戰術、新戰略思想,宋軍上下都願意接受。
原本底子就薄,跟誰學都是學。
但是在步軍這一塊,就非常困難。尤其是憑藉主力步軍硬扛了西夏軍騎兵、契丹騎兵多年的西軍和河北河東禁軍,有自己的驕傲。他們怎麼肯輕易改變,百年來用鮮血和性命換來的步軍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