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大石率領遼興軍趕到上京,發現這裡一處照舊。祖陵、太廟,沐浴在陽光下,還是如上次離開時的樣子——歲月幽然,空寂無聲。

上當了!耶律大石腦海裡泛起的第一個念頭,就像炸雷一樣,刺得他生痛。這一局,我還是落在下風。

部眾安扎好後,耶律大石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看著地圖,足足看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時分,蕭斡裡剌去送飯,他還痴呆地坐在桌子前。

“殿下,吃些東西吧。五萬遼興軍,大遼的社稷,還需要殿下。”蕭斡裡剌勸道。

耶律大石抬起頭,眼睛死灰一片,彷佛所有的生機被某個黑洞給吸走了。

“斡裡剌,從一開始我就上了宋國官家的當。”耶律大石喃喃地說道。

蕭斡裡剌知道要想幫耶律大石把這道心坎邁過,必須如實地面對,於是便接言道:“殿下,這話是什麼意思?”

“當時我們來回搜尋宋軍主力的位置,得到回報說,北邊和東邊,遍地是諸族亂兵,便將這兩個方向棄之腦後,不再去關注。其實我們都中了障眼法,認為有宋軍主力的地方,就不會有諸族亂兵,就好比豺狗絕不敢在勐虎面前捕獵。宋軍是最講軍紀的,現在又要圖謀我大遼萬里江山,肯定會以仁義王師姿態出現...”

“殿下,這沒錯啊。”蕭斡裡剌不解地答道。

“要是這些亂兵是宋軍故意縱容,或者說是故意僱傭的呢?”耶律大石雖然沒有猜到義勇民兵團這個套路,但是離真相很接近了。

蕭斡裡剌目瞪口呆。

耶律大石繼續說道:“今天我好好反思了一番,其實東北戰局最關鍵的就是兩個關竅,抓住這兩個關竅,就可以遊刃有餘,進退自如。一個關竅是囤積和轉運糧草的遼州;另一個關竅就是我們遼興軍。”

“遼州不用說了,切斷糧道,焚燒糧草,其軍不戰自亂的例子,史書上比比皆是。我遼興軍是關竅,因為它是我遼軍在東北唯一能戰的戰略機動隊。十年前,我在開封城某家報紙上,就讀到過宋國官家提出來的這個詞。當時覺得十分欣喜,也覺得十分有道理。可萬萬沒有想到,直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這個詞的意義所在。”

“戰略機動隊,是爭取戰局主動權的關鍵力量。在最關鍵的時刻投放到最關鍵的地方,爭取關鍵性的勝利。我到現在才明白這個詞的含義,而宋國官家已經把他麾下十萬玄武騎軍,全部變成了戰略機動隊,可以隨意所欲地運用。或許,這就是差距...”

蕭斡裡剌連忙勸道:“殿下,既然你識破了宋國官家的計謀,那何不迅速回師?搶回這個戰局主動權?”

“斡裡剌,要是我回師途中,宋國官家率主力伏擊怎麼辦?”耶律大石苦笑著反問道。

蕭斡裡剌一時無語。

遼興軍雖然是由皮室、宮分軍為主組成,英勇善戰。可宋國玄武騎軍也不差啊。黃龍府等戰事打下來,“其疾如風、侵掠如火”表現得淋漓盡致。更何況他們的勇勐和韌性等等,絲毫不在遼興軍之下,甚至互相配合以及戰術等方面,還在遼興軍之上。

到時候十萬伏擊五萬,有心打無心,遼興軍真的很難招架。

在沉寂中,耶律大石又開口了。

“想必宋國官家一開始就看透了這兩個關竅,後面所有的佈局都是圍繞這兩個關竅來的。調走我們遼興軍,只是順手而為。因為他知道,要想勝券在握,兩個關竅必須一個個地來解決。現在我們遼興軍被調到遼興軍,他就能全心全意地解決遼州。遼州一失,就是我軍在東北潰敗的開始。”

“殿下,”蕭斡裡剌忍不住問道,“要是當初殿下沒有率遼興軍離開,會不會戰局就為之不同了?”

耶律大石搖了搖頭,“如果當初我沒有率遼興軍走,那麼宋國官家現在全力對付的就是我遼興軍。他可能圍攻遼州,把遼興軍從通州城裡引出來,在路上伏擊。剛才我說過,遼興軍是我軍在東北唯一能戰的戰略機動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