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理完目標,驅散了大部分遼軍後,兩萬多玄武騎軍趕走了部分糧車,還有近半的糧車被倒上火油,付之一炬。

身後騰起的巨大黑煙,就像一條皮鞭,在不停地抽打著被驅散的遼軍,驅使著他們頭也不回地向前逃命,居然一口氣跑到了百里之外的錦州城下

看到烏泱泱、漫山遍野數萬敗軍湧來,錦州守軍嚇了一大跳,知州也是嚇得手腳發軟。聽到有“十萬”宋軍從顯州追殺而來,知州更是嚇得臉色發白,哆嗦著半個字都說不出來。

他只是一介文官,大林牙院的林牙承旨,清貴出身。

現在亂事頻起,守將都被抽調去了前線,知州只好屈尊來做這些濁事。

聽了稟告後,知州只管下令四門緊閉,不準放進一個敗兵。敗兵在城下苦苦哀求,說只求一口熱水,一口飽飯,馬上就走。

可是知州卻意志堅定,死活不肯開門。還叫守軍射箭,驅趕敗軍。

三萬多敗軍一口氣跑了一百多里,又累又餓,滿肚子沒好氣,又被錦州知州這般對待,頓時火冒三丈。

“兄弟們,被宋軍追上是死;繼續往前跑,不是餓死就是累死。反正是一個死,不如打進這錦州城裡去,吃口飽飯。就算是死,也不要做餓死鬼!”被推為臨時首領的李四,大聲說道。

“打進錦州城,不做餓死鬼!”三萬漢、渤海軍齊聲響應道,然後扛著臨時拼湊的梯子,向錦州城呼嘯而去。

顯州城外大敗,訊息很快傳到遼州城。

城裡的蕭得裡底和耶律大悲奴急得團團,卻無計可施。

宋軍如此一招,等於截斷了東京道與中京和南京的聯絡,也斷絕了那邊的糧草供給。遼州城、遼陽城和通州城裡的糧食估計還能支援個把月。然後呢?

一旦糧盡,各州各軍可能會出現雪崩一樣的潰敗局勢,到時候神仙下凡,也難以阻擋。

可是接下來怎麼辦?蕭得裡底和耶律大悲奴意見不一。耶律大悲奴建議把糧草和兵馬全部撤到遼陽城去。那裡牆高城大,可以堅守。

但是蕭得裡底不同意,宋軍正巴不得自己出城。

宋軍十萬鐵騎,機動力超強,可以隨時從某個地方鑽出來。而遼軍,經過多年戰亂,戰馬損失十分大,以前號稱鐵騎冠天下的遼軍,現在也缺馬了。

東京道十幾萬兵馬,只有五六萬騎兵,卻被耶律大石的遼興軍帶走部分戰馬,現在只剩下不過一兩萬。這裡損失一點,那裡損失一點,剩下的也不多了。

遼州城裡現在只有四千騎兵,兩萬一千步軍。這點人馬一旦出城,轉瞬間就會被宋軍的十萬鐵騎洪流,衝得連渣都看不到。

可是固守遼州城坐以待斃也不行啊。遼州城裡囤積著東京道過半的糧食,他們是不愁吃的,但遼陽城、鹹、通等州愁吃的啊。

面對兩難局面,蕭得裡底和耶律大悲奴一籌莫展,只能派出信使,奔向錦州、遼陽和通州,聯絡各處,好一起商議個對策出來。

可是兩三天過去了,一點回信都沒有。這非常不正常。

尤其是錦州和遼陽城,路程不遠,快馬加鞭一天就能跑到。第二天也該有回信過來了,為什麼一直了無音訊呢?

宋軍在城外四處捕殺信使,把東京道各城的聯絡切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