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原軍督軍姚麟率主力沿葫蘆河川北上,連破數寨,盡據河險後向西進攻西壽軍司。副督軍王稟率部出會州,沿黃河北上,向東進攻。應理城的宋軍朱雀部井宿一師,渡黃河南下,從北面進攻。”

“宋軍三面合圍,步步為營,最後與我西壽軍司主力在惟精山會戰。激戰一天一夜,西壽軍司都統軍李懋、副統軍嵬名答離、監軍使...等將領十餘人戰死,指揮使李岱率殘部兩千餘人渡葫蘆河川,東逃至韋州...”

李乾順感覺到天都要塌下來了,涼州丟了,甘肅軍司和黑水軍司如同斷了線的風箏,與興慶府失去了聯絡。

現在西壽軍司也沒了。

西壽軍司面對著宋國強大的平夏軍,壓力很大。

從去年開始,一直是被宋軍襲擾的重點區域。殺巡哨,劫糧道...那裡幾乎成了宋軍騎兵部隊實戰訓練的基地。

李乾順也沒有太多的兵馬往裡面添,只是叫各部據險扼守,如同往年對面的宋軍一般。所以西壽軍司的兵力一直比較弱。

這次宋軍三面合攻,加上那裡北、西面有黃河,東面有葫蘆河川,南邊是高山峻嶺,迴旋餘地極小。宋軍以優勢兵力三面擠壓,西壽軍司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現在看來,敗亡是可以料想的。只是此前誰也不敢相信,宋軍居然如此膽大。

夏國上下更沒有想到的是,宋軍居然短時間裡就把涼州城攻下,而夏軍根本來不及反應,只能眼睜睜看著騰出手來的宋軍,挾大勝之勢,風捲殘雲!

李乾順的心就跟刀絞的一般,因為他從西壽軍想到了甘、肅、瓜、沙河西四州。

這四州,夏國對它們的掌控力原本就相對比較弱,那裡真正當家做主的,還是地方世家,回鶻、吐蕃部落的首領。

比如剛才所說的帶頭投降的涼州指揮使曹延,是曾做過歸義軍節度使曹議金的子孫,不僅是涼州大戶世家,在隴右諸州也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這些人一直臣服於夏國的兵威之下,但是跟宋國一直保持著密切聯絡。

西域商隊帶來的商品,賣去宋國,能獲取暴利。面對這份巨大的利益,河西諸州各勢力都不會放棄,代表興慶府鎮守各州的統軍、監軍使,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現在宋國崛起,把夏國打得連連敗退,現在又佔據了涼州,這些人肯定會動心思。如果兩三年間,夏國不主動收復涼州等失地,河西諸州難保不會有變。

可是攻打涼州哪有那麼容易?

宋軍善守的優勢更加發揮地淋漓盡致。銀州地處夏國河南腹地,夏軍盡起十五萬精銳,攻打了近兩個月,屹立不動。

涼州城更大更堅固,修葺加固後,在宋軍手裡會發揮更大的作用,夏軍更難攻下。

但是最可怕的是宋軍的朱雀旗騎兵。

這次奔襲沙陀軍,直取應理城。接著渡河南下,會攻西壽軍,朱雀旗騎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得出,宋軍對騎兵的應用,甚至超出了夏國,幾乎可以與契丹北遼媲美。

到時候夏國主力盡出,攻打涼州城。一旦頓於城下,師老兵疲,數萬朱雀旗騎兵就是數萬只惡狼,徘徊在夏軍周圍。

只要露出一點軟肋,他們就會一湧而上,把夏軍撕成碎片。

思緒飛閃,到最後,李乾順忍不住痛哭起來。

“朕對不起父皇,對不起列祖列宗!我大夏祖先,興於河南五州,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才有這左右兩廂十二軍司的河山。可是在朕的手裡,短短兩年,就喪失了卓囉、左廂神勇、西壽三軍司和涼州城...朕有愧啊!”

李青鸞看著滿臉是淚的弟弟,默然許久,最後開口道:“臣妾去一趟北遼南京,不管如何,定要為陛下求得一位遼國宗室女回來為後。有她在夏國,宋國多少有幾分顧忌。夏國,需要喘口氣。”

李乾順抬起頭,眼淚還在臉上,“如此...辛苦皇姐了。”

chaptere

&nb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