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葉遜笑了:“這個新制,制定得非常巧妙,官階很難提上去,一般人升到八品官就頂格了,大部分人頂多是九品致仕了。為了安撫勉勵這些人,特意制定了十五轉官俸,全部轉完得三十五年。五十五歲可致仕,二十歲入仕,三十五年...該致仕退休,官署給你直接加到第十五轉,讓你以此為標準拿養老金,算是一項優撫厚待了。”

“第十六、十七轉,對應七品官階;第十八、十九轉,對應六品官階。此後第二十轉對應五品,第二十一轉對應四品,第二十二轉對應三品,第二十三轉對應二品,第二十四轉對應從一品,第二十五轉對應正一品。”

“官俸加職位和崗位津貼,就是官吏的俸祿。職位就是官職品階,崗位按區域劃分...而教師之類的特事官、司法官、軍警,有自己的級別等階,但薪水也是按照二十五轉來的。”

長孫墨離靜靜地聽完,問了一句:“新官制裡,官俸分細的用意,你剛才已經提到了。那麼把官階簡化,你覺得有什麼用意?”

葉遜想了想,答道:“便於地方和中樞官員交流。品階一樣,中樞到地方任職,不算是被貶。”

“嗯,說到點子上了,還有更深的意思你明白了嗎?”

葉遜想了想,恭敬地答道:“還請先生賜教。”

長孫墨離正色說道:“官家常說,‘宰相必起於州部,勐將必發於卒伍’。什麼意思?就是將帥閣部,必須要在地方和基層待過。基層是什麼?就是縣、鎮。從地方的八九品官做起。我從嶺北調回開封城,官家體恤臣下,讓我擔任閒職,休息調養了三個月,然後調我來江東郡做郡守。”

“出發前,官家跟我說,以後太宰、少宰,必須有郡守履歷,不僅如此,還不能只有一郡的履歷。富郡做過,窮郡也要做過。我在嶺北待了兩年,官家說算我在窮郡做過,可以去富郡,於是我就來了江東郡。”

說到這裡,長孫墨離笑了幾聲。

葉遜聽出些意思來,附和著笑了幾聲,繼續聽著。

“郡守怎麼提拔?也是如此,必須做過知州,不僅窮州待過,富州也要待過,最好還要在直隸州做過,這樣歷練出來的官員,才全面。官家和朝廷才放心把一郡百姓交到他手裡。”

“知州提拔也是一樣,也從知縣開始。如此一番歷練,怕是比此前任何時候都要艱難。為了安撫百官,所以才把官階簡化。你在窮州、富州、直隸州來回歷練,說不得就是十年八年,十分地辛苦,但是你官階早早就提上來了。俸祿、待遇,也相應地全部上來了,不能再有怨言了。”

長孫墨離語重深長的話,讓葉遜連連點頭。

長孫墨離問道:“知道我提你為郡長史,什麼意思了嗎?”

“知道,謝謝先生提攜,讓我的官階先上來。副升正,很難,但轉任一圈,只要不犯錯,總會升上去的。正職升高一階副職,卻是難上加難。先生這輕輕一拉,屬下就越過了天塹了。”

長孫墨離澹澹一笑:“直老,你確實有才,又已經歷練出來了。我不想讓你再按部就班地消磨年歲。你現在猜得出,你下一個職位在哪裡?”

“蘇州知州。”葉遜毫不遲疑地答道。

“那我呢?”

葉遜想了想,正要脫口而出,突然靈光一現,換了一個官職:“南京(金陵)府留守。”

長孫墨離目光閃爍了一下,不置可否,笑著答道:“直老啊,要多看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