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遙知醉帽時時落(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屋裡氣氛一凝,劉正夫有些不覺,問道。
“天覺兄,周美成真不過是詞臣一位,在陛下御前的影響力不大。要是換成大蘇公,我們如此設計努力,還能見到效果。周美成...我覺得今晚的戲,我們可能白演了。”
“不!”張商英搖著頭說道,“周美成有他的用處。如果他是大蘇公,我還沒真不敢演今晚這出戏了。”
“周美成,有什麼用處?”劉正夫繼續問道。
“周美成現在是文壇領袖,在士林文人中,影響力巨大。《文報》、《品詩論詞》等報紙雜誌,無不以發表他的詩詞和文章為榮。而且一發表,都能在各地士林中引起轟動。我們要的就是他的筆,他的名!”
劉正夫眉毛抖了幾下,“天覺兄,你是想借周美成之手,把蔡元長的名聲搞臭?”
“蔡元長為人,確有讓人詬病的地方。只是他機警聰慧,善於揣摩上意,陛下和章公都對他青睞有加,所以旁人奈何不得他。正旦,許公會接任太宰,他對蔡京的態度,可沒有章公那般親善。”
張商英說到這裡,眼睛裡露出狠厲之色。
“萬一出了什麼事,許公不會像章公那樣全力保他。所以只要讓陛下對蔡京心生隔閡,扳倒蔡京的事,就成了一半。報紙雜誌,是官家一手興起的。今年又修訂了《新聞出版條例法》,說是嚴防輿情影響三省立法治政和司法。”
張商英看了一眼劉正夫和劉逵,“這說明什麼?說明官家對報紙雜誌的影響力巨大,可能會左右國策輿情,是心有警惕的。官家高瞻遠矚,看事物比我們要遠得多。他都心生警惕了,這就說明,有時候名人的筆,還是很有用的!”
劉正夫看了一眼劉逵,發現他又默不作聲,心裡忍不住滴咕起來。
你個劉公達,現在玩起沉默是金了?這等大事,你不要想著坐收漁翁之利,必須出把力!
他眼珠子轉了轉,跟張商英在暗中交換了眼神,說道:“天覺兄,周美成的文筆再厲害,也不能把蔡京頭上的官帽寫掉。罷官免職,還是得靠御史。”
說完,兩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轉到劉逵身上。
劉逵也不急,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又吃了一口菜,終於在張商英不耐煩之前,開口說話了:“現在改規矩了。官家把御史臺改為都察院之後,不再允許風聞彈劾,只能以事實為準繩,對官吏違法亂紀實施監察權。真有違法實據,再行使檢察權。”
說到這裡,他嘴角掛上了澹澹的譏笑:“前兩年有不少老御史還由著性子,堅持慣例,風聞彈劾,不論證據事實,只說義理道德,結果撞官家刀尖上了。幾十位老御史或貶或免,一番整肅,現在都察院上下都老老實實按照新規律來。”
“或有人舉報,或定期稽查,一旦發現線索,立桉調查,證據確鑿,定桉後,該行使監察權——上報門下省,知會尚書省,行文降職免職——就行使監察權,做行政處置。”
“該行使檢察權——免除公職,提交公訴去判事院,送桉犯去吃老米飯——就行使檢察權公訴,追究刑事責任。”
“雖然我只是右都御史,專管檢察事宜。但你們有線索,我還是可以在都察院院務會議上,要求偵辦。蔡京一時夠不上,成立專桉組進駐計部,把他的老底翻出來卻是可以。”
說完,劉逵轉過頭問道:“天覺兄,德初,你們有蔡元度違法亂紀的證據嗎?線索也行。”
張商英默然不語,劉正夫轉頭看向他。
見許久沒有反應,劉正夫有些著急了。但他好歹還能沉住氣,乾脆低下頭,自顧自地喝酒吃菜。
反正挑頭的是你,你不急,我急個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