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漸近界何分內外(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
接著,趙似來到岢嵐山最北面的哨樓上,舉著望遠鏡,向北面眺望著。
“陛下,對面是遼國西京道朔州神武縣寧遠鎮,是一處軍寨。”張時運在旁邊說道。
趙似放下望遠鏡,饒有興趣地問道:“去過?”
“去過!”張時運嘿嘿一笑。
“怎麼過去的?”
“這幾年,北面遼人對我們的商隊是大門洞開,幾乎是不設防的。臣在三月份,假扮成一支商隊的護衛隊,出岢嵐山,去了寧遠鎮,順著桑乾河往下走,過神武、鄯陽、馬邑、河陰四縣,再調頭向北,沿著商道,過懷仁、進了大同城。逛了一圈,這才從代州回來。”
趙似聽完後,哈哈一笑,沒有責怪張時運膽大妄為,只是問他。
“有接觸過遼軍嗎?”
“回陛下的話,有接觸過。這些地方屯駐的契丹、奚人部族軍,將領和高階軍官多是親貴子弟,腐化奢靡,一些好處就能收買他們,帶著我們進駐地,挑選最好的軍馬、弓箭,一起去打獵。”
“中下層軍官,迷茫、萎靡和怨恨,多無士氣。普通士兵,被將領和軍官們視為奴僕,肆意驅使。心中多怨恨。不過這些部族軍士兵,騎射本事真沒有落下,還是讓人刮目相看。”
趙似點點頭,又問道:“還有嗎?”
“陛下,遼國西京道這些州縣,契丹、奚人部族軍是依仗的主力,但兵力並不富餘。更多的是簽發的漢軍禁兵,編制為右神武等數衛,還有云、應、蔚、朔、奉聖等五節度營兵。地位更差,被契丹、奚人動輒呵斥毒打,連豬狗不如。”
“只是臣在遊歷時,所見這兩支軍隊兵力不多,問及契丹將領,說是東京道叛事頻頻,把西京漢軍、五節鎮兵抽調了不少過去。自從我朝滅夏後,遼國上下還是有些警惕。覺得西京道邊州兵力不足,北樞密院便下令,各邊境州縣,徵選召募本地青壯,以為鄉軍,號武勇軍。”
趙似笑著對張時運說道:“你小子知道的不少啊!打聽來的訊息,不比軍情局的探子少!”
張時運嘿嘿一笑,“那些契丹親貴子弟們,手握權柄,知曉機要,偏偏只是來鍍金的,心思根本不在這裡。少許好處送上,再喝上幾杯酒,醉燻之下,什麼都敢往外說。”
《青葫劍仙》
“那就好!這樣的人,我朝不能用,但是北面的遼國,那是越多越好!”
趙似話一落音,眾人都大笑起來。
從岢嵐山出來,趙似一行沿著黃嵬山向東邊的雁門山、屋山繼續巡視。
這一日,他站在雁門關口,這是一座不大的,完全由夯土壘制的關隘。
看著莽莽雁北荒野,趙似忍不住念道:“荒塞峰煙百道馳,雁門風色暗旌旗。畫角吹開邊月靜,縵纓不信虜塵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