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化田,你下去吧。”

“是!”

等到於化田離去,曾淑華好奇地問道:“什麼要緊的文字,譚先生如此著急地送來?”

“是朕交待的事情。巡幸隊伍還沒出開封城,朕就叫譚先生和宇文先生,安排了秘書郎,先行入河東,到指定州縣微服實地調查。同時也通知華夏通訊社採訪處的人,派出精兵干將,作為第二波人手,前往河東指定的州縣調查。”

趙似抖了抖手上的那疊紙,說道:“這是第一批報告。彥成知道朕盯得緊,所以整理匯總後就趕緊送過來了。”

趙似分出一半,遞給曾淑華,“娘子,一起看看吧。”

曾淑華接過文字,先不急著看,連忙叫內侍增加數盞燈燭,讓室內更加明亮。

兩人在燈光靜靜地看著,突然,曾淑華眉頭一皺,出聲道:“居然有如此妖道?”

趙似看東西快,已經把手裡的文字看完了。大同小異,河東郡在常安民、李復等人的治理,各州縣是大問題沒有,但是小問題還是有一些。

都是一些通病。

官吏懶政怠政,耽誤政事,推諉政令...現在河東各州縣,跟其它地方一樣,大部分都是以前的官吏,身上帶著以前的作風。

現在上面有人督促,要求改變政風,可是哪有那麼容易改正的?被鞭子抽著前進了幾步,馬上趴在地方歇息,死活不肯挪步。

急也沒有用,必須用其它辦法進行改正。

趙似把文字往桌子一放,兩支胳膊抖了抖袖子,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懶洋洋地說道。

“朕也懶得看了,就勞煩娘子跟朕念一念。”

“好,臣妾給官家念一念,你也好歇歇腦子。”曾淑華欣然答道,“趕赴翼城的秘書郎有報。他此去翼城,就是去調查此前翼城邪教盛行的事情。此次去,在縣城、以及附近兩處鎮集上,看到有道士在施法傳教。他們號稱是天正道,是奉蒼天之意和...”

曾淑華頓了一下,“和官家你的旨意開道傳教的。他們說官家你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是道祖太清道德天尊的徒弟,玉皇昊天上帝的弟弟。下凡為人君,當應天劫...”

“好傢伙,給朕安了這麼多頭銜。無非是好借朕這面大旗吧。”

曾淑華抿嘴一笑,繼續念道:“然後說他們教主是北極四聖真君之首,天蓬元帥真君下凡...”

“誰?”趙似嚇了一跳,天蓬元帥下凡?

自己剛穿越時,已經切切實實確認過,絕對不是《水滸傳》的世界。萬萬沒有想到,避開了及時雨宋公明,卻沒有躲過天蓬元帥的《西遊記》世界?

曾淑華被趙似勐地一問,遲疑地盯著文字看了一會,說道:“沒錯啊,那天正道傳教的說,他們教主就叫祖師九天尚父五方都總管北極左垣上將都統大元帥天蓬真君。”

“哦,沒事,娘子繼續念。”

“那些傳教的說,他們教主帶著上清十一大曜星君、十二元辰本命星君,六十甲子太歲星君、雲天二十八宿、鬥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下凡。一是輔左聖君,二是救厄濟苦。他們做法畫符,化為仙水,救活頑疾...”

“騙取錢財的歪門邪道?”

“官家,不止如此。這些邪道對普通百姓是一種說法,對核心信徒卻是另一種說法。說什麼天時一到,蒼天降下大劫,天正道就帶著百姓們,殺盡貪官汙吏、土豪劣紳,分了田地糧食,共創大同太平世道。”

聽到這裡,趙似直起身來,“這是有理想有抱負的邪道啊,其志不小啊。查出源頭來了嗎?”

“官家,秘書郎沒有查出來。倒是華夏通訊社的採訪通訊員,發現了線索,似乎是從河北,經潞州傳到晉州的。”

說到這裡,曾皇后遲疑地問道:“官家,這種事,怎麼總是斬除不絕呢?”

趙似默然了一會,幽幽地說道:“時勢正在大變。民間有不少能人嗅到了這一變勢。有些人以不變應萬變,有些人卻在躍躍欲試。”

說完,他對門外叫道:“去傳入值的於化田。”

“官家要下令清查進剿嗎?巡幸繼續嗎?”

“先密查一番,把他們的背景和後臺都摸清楚再說。我們繼續去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