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劍覆嶺北大風歌(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過了一會,剛才那個通譯帶著一箇中年男子過來,說是要給速忽不臺看病。
赫裡克只趁著醫官在給速忽不臺把脈,問那個通事。
“你是韃靼人?”
“我是達蘭答巴部落首領的兒子,博忽也臺,漢名勃律泰。”
“達蘭答巴部落,聽著很耳熟?”
“是的,是依附在阿勒巴惕部麾下,在杭海嶺以西,拜答剌河畔放牧。”
“你們投降了?”
“我的父親把部眾獻給了至高無上的大宋皇帝陛下,被封了光祿大夫,得了上千良田,已經帶著家人南下,準備去富庶的西安城定居。我和哥哥留下,我哥哥成了百戶。我跟著宋國商人學過漢語,就成了侍從官,專事通譯。”
赫裡克只聽得出,勃律泰話語裡帶著藏不住的自豪。
醫官給速忽不臺看過病,留下幾盒行軍散以及整腸丸,叫勃律泰轉達了他的叮囑,一天吃兩次藥,每次是藥散一包,藥丸兩粒。晚上再好好休息,明天就好了。
赫裡克只已經徹底清楚對手的實力。
五六萬人,全是青壯騎兵,足以單挑草原上任何一支部落。就算馬兒忽思汗還在世,集結克烈部所有的兵馬,也很難打過他們。
因為赫裡克只親眼見過這些身穿紅衫袍披風的騎兵,是怎麼打仗的。這是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強兵。
而且她也猜測出,自己母子倆,對於宋人還有利用價值,於是便放下了一半心,安靜地在帳篷裡等待著。
第三天,赫裡克只聽到到處響起歡呼聲,應該是宋人又打勝仗了。
這次他們打敗了誰?回援的忽兒札胡思?
不可能,就算是逃出生天的人跑去麻出渾海報信,快馬加鞭到那裡也需要兩個日出和日落。
那裡馬上整頓兵馬回援,也需要三個日出和日落才能趕到。這才第三天,不可能這麼快。到底是誰?
正在赫裡克只胡思亂想的時候,勃律泰來了,說皇帝陛下要接見她母子倆。
“博忽也臺,宋人又打敗了誰?”
勃律泰看了赫裡克只一眼,覺得這事眾所周知,沒有隱瞞的必要,就直接說道:“前天晚上,我們朱雀軍佔據了克烈本部後,連夜出發,奔襲了阿勒巴惕和土別兀惕兩部。剛剛傳來捷報,阿勒巴惕和土別兀惕兩部的牧場和部眾,已經在朱雀軍的掌控之下。”
赫裡克只腦子嗡嗡的。
宋國皇帝是怎麼知道克烈部的底細?哦,有大量像達蘭答巴部首領這樣的人向他賣好,什麼情報不知道?
不過他好狠辣的手段,一出手就把克烈部本部,以及親近的阿勒巴惕和土別兀惕兩部,全部打垮。
赫裡克只勐然想到,說不定宋人的騎兵在某處埋伏著,等著心急如火的忽兒札胡思。
她努力讓自己變得鎮靜,然後整理了衣裝,拉著兒子速忽不臺,跟著博忽也臺向這座城池的中心地區走去。
來到一座無比碩大,比克烈部最大的氈包還要大十倍的帳篷跟前,赫裡克只聽到有人在大聲說著話。
“你們都是挑選出來的上有老、下有小,又識路的克烈部牧民?嗯,不用怕,只是叫你們去給朱力斤、董鄂亦特、撒合夷三部首領傳個口信。”
“就說我,長生天之子、大宋皇帝陛下素聞漠北草原,久無法度,諸部互相廝殺,生靈塗炭,百姓苦不堪言。朕秉承上天好生之德,率六萬部眾前來漠北,重建秩序,恢復安寧。”
“現在,禍亂之源已經被朕剷除,故而在哈剌和林河畔設下酒宴,邀請朱力斤、董鄂亦特、撒合夷三部的首領前來做客,商討重建草原秩序之事。請他們務必...嗯,這三部最遠有多遠?”
這時有人答道:“是撒合夷部,在薛良格河畔與丁格里山之間,需要走三個日出,兩個日落。”
“好,”那個洪亮的聲音又響起,“告訴三位首領,務必在第七個日落前,趕到哈剌和林河畔,朕的大營裡。否則的話,他就是草原上的禍亂之源,朕會派大軍剷除了他!”
然後一個略帶稚嫩的聲音巴拉巴拉用韃靼語翻譯起來。他的聲音清脆響亮,就像清晨趕馬時在空中炸響的馬鞭聲。
前面的話,赫裡克只聽不懂,但是翻譯過來的話,她聽懂了。
聽完後,她渾身忍不住顫慄發抖,緊緊地握著兒子速忽不臺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