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大郎不是個子挺高的嗎,又長得健碩,送到陸軍小學去。聽說那個學校,專門是從小培養軍官的,一個郡才一所,一年才招一兩百來號人,難進的很。六七歲的童子,必須要多高,長得又壯實才能進。進去就好了,什麼都包,不用你出一分錢。”

...

這邊說著閒話,屋裡的訓斥也接近尾聲。

“不過相比之下,你們嵩山師還勉強過得去。矮子裡挑高個啊。泰山師更丟人!按照計劃,從河東抽調一個步兵團,從右屯衛抽調三個步兵團組建。右屯衛的三個團原計劃是要集中在德州,再向信都轉移。結果才行軍不到四天,好傢伙,一個團被堵在鄆城,要船沒船,要車沒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一個團應該去鄄城,結果走錯方向,一口氣跑到濮陽去了,把那裡沒有接到任何通報的地方官嚇得半死。還有一個團,團部確實按期到了高唐,偏偏整個團跟天女散花一般,方圓兩百里,到處都是他們的兵。”

“同知樞密院事許公和秘書高官孫先生已經趕過去了。你們應該慶幸,只是我和弱翁先生鍾傅來罵你們。”

孫路掃了一圈,繼續說道:“好了,罵也罵完了,開始總結大會。必須深入檢討,把錯誤根源挖出來,這樣才能有所進步。王師長,你來主持總結大會吧。我和弱翁先生只負責旁聽。”

“是!”

總結開半天,然後火速向前推進,趕上繼續急行軍的各團諸部,師部和各團部在晚上召開總結會議。

第二天各團在副團的帶領下,繼續急行軍。王愍等人在孫路、鍾傅的旁聽下,繼續昨天的總結大會,又是半天。

一連四天都是如此。

嵩山師先走運河水路,到達鉅鹿再轉一段陸路,到達漳水旁的平鄉張店鎮。這裡離堯山縣不遠,屬於平亂前線。

“好了,今天是最後一次總結大會。接下來你們進入平亂作戰,我就不添亂了。徐率直的太行山都部署行轅設在平鄉,你們聽從都部署行轅的指揮,努力作戰吧。我期待諸位立功的好訊息。”

孫路剛說完,眾人站起來,齊聲答道:“是!”

臨走前,孫路找到了姚雄,單獨談了一次話。

“毅夫,本官出京前,官家特意找到我,委託我跟你好好談談。不要有什麼負擔。當年,官家還在潛邸時,點名把你和劉法他們一起叫到開封,就是看重你們的才幹。中間你雖然走了彎路,但是在元符三年元旦那段時間,你還是立了功。”

姚雄嗡嗡地說道:“孫軍使讓姚某慚愧了,那點微末之功,根本不值掛齒。”

“所以說,你還是心裡有負擔。是不是看著當年一起進京的西北八將,其他好幾位都屢立軍功,獨擋一面,而你還在蹉跎?”

“嗯,是有這個意思。”

“官家把你摁住,就是要磨磨你的性子。官家說了,你姚毅夫的聰慧在八將中也是數一數二的,成就也應該會與劉法比肩。沒想到你的心思太多了。這樣不好。在戰場上,開戰前你可以考慮周全,但是一旦下定決心,就不要瞻前顧後。一猶豫就會貽誤戰機,造成失敗。”

“楊惟忠、高永年等幾位,既沒有你驍勇又沒有你聰慧,但官家為何放心用他們,而他們又能用赫赫戰功回報官家?因為他們各有所長,或穩、或狠,都不是瞻前顧後的人。”

孫路苦口婆心地繼續說著:“君瑞公姚麟深得官家敬重,現在也成了我大宋武將之首,但他年事已高。官家和君瑞公都希望你能秉承姚家的勇武之風。

姚雄眼裡閃著光,沉聲答道:“謝官家垂恩,謝孫軍使關心,姚某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