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我望雲煙目斷遠(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到趙似決心已定,章惇等人面面相覷。
官家是怎麼性子的人,群臣都是知道的。
勸肯定是勸不住了,進宮請朱太后和皇后來勸?到時候就鬧得滿天風雨,把軍國大事揚於朝野,官家更會不喜。
趙似掃了一圈眾人,堅毅地說道:“此事已定!諸卿不必多勸。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如此舉能成,就是上蒼保佑我大宋,自從興盛,威加四海。如果不成——對我大宋國力也不傷及根本,我們再尋他法!”
趙似的臉色變得十分嚴肅,一字一頓地對眾臣說道:“接下來是各項部署, 諸卿都是朝中重臣, 需要你們去執行和協助,此等軍國機密, 你們在心裡有數即可,萬不可洩露出去。《軍國機要文字保密條例》,諸位都是學習過的。”
“臣等定遵律法,不敢有怠。”章惇等人連忙答道。
好了,軍國機密的帽子戴上了,聖慈宮和皇后那裡是不能去陳情,勸官家的路被堵死了。
“郭公(郭永)因身體不適,向朕請辭過多次,想退居成均大學,轉去大理寺,那就依他。元度先生,大理寺少卿還缺員一位,你這位司寇安排一下。”
“喏!”
“郭公離職, 開封府就讓曾茂明權知府事。暫設京畿內外都部署一職, 統領侍衛軍和御衛師各團,由潘七郎出任。”
趙似一句話把開封城軍政大權分別託付給兩位最信任的心腹。一個是大舅子,一個是妹夫。
“朕出征後,國事就由皇后曾氏監國。中書、門下、尚書三省, 分秉立法、司法和國政,各行其職,各盡其責。《國是會典國事律》裡有詳盡的理政程式,朕會好生交待皇后,如何處理國事。”
按照《國是會典國事律》中規定,三省處理國政,皇帝一般行使批准權和否決權。
比如中書省頌布律法,尚書省和樞密院的文官從四品、武將副將以上的任命,都察院對從四品以上官員提出彈劾,大理寺裁定死刑等事宜,必須由皇帝批准。
否決權,比如尚書省對各郡地方下達的政令,會抄送給秘書省,呈請御覽。十天內皇帝沒有否認,就等於預設,此政令可照行無誤。
“此外,從三品以上官員任免事宜,自朕出征之後,暫緩討論。如果期間有特殊原因, 副職暫時護理其職。”
大家聽明白了, 這個特殊原因應該屬於從三品以上官員,期間因病去世或不能視事、以及丁憂出缺。
又切切交代了一番國事安排後,趙似意味深長地說道:“朕雖為天子,但國事不可事無鉅細悉數過問。朕只管大的方略,只監督理政過程,糾偏察錯,其餘的就拜託諸卿。”
章惇等人馬上應道:“臣等定當竭盡全力,以報君恩。”
趙似站起身來,走到那幅碩大地圖跟前,揚聲道:“現在說軍事安排。樞密院,許公坐鎮開封城,協調指揮西北、河東、河北以及其它各方面的軍機,不動。”
“喏!”許將應道。
“軍諮府!”
孫路馬上應道:“臣在!”
“卿率軍諮府作戰廳以及配屬單位,前移至京兆府西安城。”
“喏!”
“典軍署和軍需署!”
“臣在!”劉韐、鍾傅齊聲應道。
“你們也率相應機關前移至京兆府西安城,全力配合軍諮府,支援前線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