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一川落日鎔萬金(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諸位家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都在各自打著小算盤。
宋朝歷代官家確實寬厚,尤其是對待諸位士子大儒。
先是立國時那一撥,大把的田地分給諸家。而後只要中了進士,做了執相,良田不要錢一樣犒賞下來,還福及子孫。
家族子孫在鄉里巧取豪奪、強買強賣,又偷逃稅賦,官家和朝廷多半是睜隻眼閉隻眼。否則的話,怎麼可能短短數十年,從中資之家一躍成為巨家。
就是如此優待慣了,地方世家大戶們才會如此得寸進尺,覺得朝廷清丈田地、完整賦稅,就是要奪取他們的利益,完全忘記此前享受的巨大利益,只覺得朝廷虧待他們。
“我等諸家,盡心盡力靖平地方、安撫百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朝廷為何如此涼薄...”平原袁家喃喃地說道。
“靖平地方,安撫百姓,諸位,張某做過地方官,也看過秘書省的統計,各州縣的桉子,十件有七件與地方世家大戶有關,或欺男霸女,或巧取豪奪...這也叫靖平地方,安撫百姓?”張叔夜逐漸失去耐心,他知道,跟這些牽涉到切身利益的世家代表們講道理,再多的口舌,也很難講得通。
不如按照官家所言,道理說服不了,就物理說服。
張叔夜看著諸家代表,心裡挑選著駭猴的那隻雞,贊皇李家的家主不滿地說道:“我等詩書世家,子孫傳嗣,開枝散葉,人丁當然要比一般百姓多,吃用當然也要比百姓家多。朝廷應當體諒我們,多於優待...”
張叔夜眼睛一亮,打斷了這位的話,“你是贊皇李家的家主?”
“正是。”
“好膽,本官正要找你。敦輿山逆賊,是你指使的吧。”
李家主臉色一變:“張郡守,這話可不敢亂說。”
“是不是你指使的,官府早有了證據。敦輿山逆賊覆滅在即,到時候人證也齊全,你想不認,照樣可以定你的罪。”
“來人!”
“在!”河北郡布政司副使劉存義帶著人走了進來。
“贊皇李家的家主在此,拿下!”
“是!”劉存義揮手叫人把驚慌失措的李家主拿住,笑著說道:“我們正好接到司法調查局的協查令,說贊皇李家是敦輿山謀逆大桉的幕後主使,我正調遣保安警隊安衛支隊前去贊皇縣。你小子卻正好撞上了。”
“誣衊!這是誣衊!我李家詩書世家,河北名門,怎麼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李家主大聲爭辯道。
“是不是誣衊,有河北檢察廳的御史們勘定。有沒有罪,有河北判事院的判事官裁定。你再嚷嚷也沒用。”
張叔夜揮揮手,叫人把李家主拖走,然後環視了一圈有些坐立不安的諸家主,語重深長地說道:“諸位都是飽讀經義的人,大道理都懂。人要知足,朝廷如此優待世家,當要念恩,不要一錯再錯。”
遲疑了一會,張叔夜又說道:“張某就給大家做個普法教育。《國是大誥》裡官家再三保證天下官民財產不受侵犯。但是有一點例外,那就是犯法有罪,法司裁定抄沒家產,就可以合理沒收入官,充為公田。”
“什麼叫犯法有罪?造反謀逆就不用說了,抄家滅族,絕不會客氣的。個人犯罪不會被剝奪,殺人、盜竊、強暴,不會剝奪你名下及家族的財產。但是侵犯公眾利益的罪,貪汙、放火...以及偷逃賦稅。尤其是這偷逃賦稅者,田產五百畝以下者,累積五年數,當沒收逃稅田地;五百畝以上者,累積三年數,當沒收...”
“如何定罪?我們布政司說了不算。稅政部門只能把查處的罪證直接提交給縣判事所,由判事官審議,認定證據確鑿,合議裁定有罪。還要再上報給州判事院過審一遍。要是事主覺得冤枉,還可以向郡判事院和大理寺申訴。”
說到這裡,張叔夜的話語十分鄭重,“諸位,官家和朝廷對定罪十分謹慎,可一旦證據確鑿,定罪卻是順理成章的事。諸位啊,一旦定罪,就是萬劫不復的事情,還請好生斟酌。”
張叔夜長嘆了一口氣,悠悠地說道:“官家派本官來,因為張某善於收拾爛攤子。諸位,官家在心裡已經做好預計,河北就算是打得稀巴爛,他也要把新政推行下去。”
一直在旁邊默然無語的劉存義,突然開口補充了一句:“諸位,請務必正視官家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