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千丈懸崖削半翠(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達夫和將明來了,請到書房去,待本王換身衣衫。”
過了一刻鐘,趙佶走進書房,鄭居中、王甫王黼連忙起身:“見過大王。”
鄭居中是名相王珪的女婿,不知什麼時候,居然跟慶壽宮女官鄭氏攀上了關係,列為叔伯兄弟。
鄭氏入吳王府後,極得趙佶喜歡。枕邊風一吹,鄭居中就成了吳王府的常客,吳王十分器重之人。
王甫原本是吳敏、白時中等人的好友。這夥人被一網打盡時,他正好在外地,躲過了一劫。
後來回到京城,秉承幾位好友的“遺志”,繼續為吳王奔走,效犬馬之勞。
也有人說,這兩位是攀附官家而不得入門,只能退而求其次,投到吳王門下。
還沒等趙佶坐下,王甫面帶喜色地說道:“殿下,河北有義民起事。”
“義民起事?我大宋哪年沒有亂民出來鬧事?”
“殿下,這回大大的不同。義民聚集了三四萬之眾,還攻陷了三個縣城。聽說河北震動,數以十萬計的義民前去投奔。”
“這麼厲害?”趙佶一時愣住了,“哪裡冒出來的這夥人?”
“殿下,”鄭居中顯得沉穩許多,他不急不緩地答道,“主事的都是河北趙州一帶寺廟裡釐清的僧人,從眾的多是廟裡的佃戶和信徒。有人說,他們背後有河北世家支援,也有人說,他們背後有遼國的唆使。”
“河北世家和遼國?”趙佶沉吟不語。
王甫看懂了趙佶的心思,連忙說道:“殿下,這或許是一個機會。這群義民,現在欠缺的是大義和名分。殿下要不要派人去河北,與那邊悄悄聯絡一下?”
鄭居中看到趙佶目光閃縮,連忙說道:“殿下,這些義民能不能擋住官家的虎狼之師,暫且還不得知。聽說張嵇仲被任命為河北郡守,日夜兼程趕去河北,換下宗老夫子。”
“張閻王去了河北?”趙佶大吃一驚,剛才嘴角里還藏著的得意和幸災樂禍,驟然全無。“那我們就不要輕易沾惹了,還是靜觀其變吧。”
鄭居中和王甫對視一眼,對趙佶的反應似乎早就預料到。
只是建議道:“靜觀其變,過於被動,不如遣一心腹之人,喬裝打扮,到河北去看看。摸清楚實情再行打算。”
“嗯,好!只是派誰去呢?”趙佶在鄭居中和王甫臉上轉了一圈。
他倆肯定不行。
內侍,也不好,他們現在還算是內侍省的人,誰知道里面有沒有那邊的耳目。白無常於化田的手段太高明瞭。
趙佶想來想去,只想到了一人,對著門外傳令道:“去把高俅叫來。”
鄭居中和王甫繼續說道:“殿下,張嵇仲去了河北,開封府可就空置了。”
趙佶的目光在鄭居中和王甫臉上跳了跳,嘴角里掛著譏笑和無奈,“你倆想去爭一爭?”
“不,殿下,我等知道資歷遠遠不夠。我等是想勸殿下,何不自薦一回?”
“我去做這個開封府尹?”趙佶愣住了。可是轉念一想,為什麼不可以?
看到趙佶心動了,鄭居中和王甫繼續勸道:“宮裡說,貴妃確定有喜,皇后可能有喜,可不是還沒生下來嗎?沒有皇子,以皇兄弟暫行開封府尹,也是祖宗的規矩啊。”
“可是光本王自薦,還不夠啊。現在朝中那些大臣們,願意為本王說句話的人,不多啊。”
不多?是沒有。
鄭居中和王甫心裡嘀咕著。
“要不我去一趟慶壽宮,請向娘娘幫...”
鄭居中和王甫連忙勸住,“不,殿下,不能去慶壽宮,不如去一趟聖慈宮。”
趙佶眼睛一亮,“嗯,本王去一趟聖慈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