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貪數明朝知重九(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衝元,來者不善?你說得誰來者不善?”章惇沉聲問道。
許將遲疑一會,答道:“章公知道許某的意思。策劃這件大案的人,不善。而官家似乎沒有息事寧人的意思。”
“為何要息事寧人?”章惇反問了一句。
許將沒有出聲,章惇便自答起來。
“或許是天意啊。官家自去年即位,除了繼續軍改和對西夏照常用兵,政事上只有風聲, 沒有大的動作...一切都是在為今年的新元改制做準備。”
章惇頓了一下,問了一句,“衝元,你知道上元節後,三省和地方衙門啟印,第一件大事是什麼?”
許將毫不遲疑地答道:“二十五日舉行的釋門清邪扶正大會。”
“沒錯。就是二十五日的這次大會。清查不法寺廟, 懲處佛門敗類,證據確鑿, 洶湧民意下, 釋門和它背後的諸多勢力,不敢多說什麼。可是這清邪扶正大會,確實直奔釋門根基而去的。”
章惇的聲音有點嘶啞,卻依然低沉雄厚。
“清淨修佛,不沾塵俗。這是佛門之人該守的戒律。可是諸多得利僧人,還有他們背後的人,願意嗎?”
許將當然知道佛門寺廟為什麼侵佔了諸多良田?因為朝廷對它有優待,可以免除賦稅。
於是地方上許多世家大戶們紛紛與寺廟勾結,把名下的土地投獻為寺產,這樣就免除了賦稅。剩下的這些賦稅,當然是寺廟和大戶們私下裡分掉。
或者世家大戶出錢在附近的山嶽修上一座寺廟,再花錢為子侄親族買上一份度牒,然後名下的田地就與寺廟合二為一了。
現在官家要一刀切下去,把寺廟裡的田產全部官沒, 以後也不準佛門剎舍保留田產,只靠信徒供奉和官府的“撥款”養活。
許多僧人肯定不答應, 許多地方世家大戶也不肯答應。這次謀逆大案,當然有這些勢力的影子。
“涉案人犯四百七十九人,主犯四十三人...應該還會有新的人犯和主犯加入其中。衝元,你看吧,在釋門清邪扶正大會前,會殺一批的。”
章惇的聲音變得嘶啞,帶著深深的疲憊。
“李邦直(李清臣),你何必捲進這深不可測的大案裡?老夫救得你一次,救不了你兩次啊。”
許將眼睛一睜,聲音顫抖著問道:“章相,你說官家會用這些人...立威,震懾釋門和它背後的世家大戶?”
“是的!”章惇斬釘截鐵地答道。
“章相,四百七十九人,裡面不僅有李邦直這樣的前執相,還有來之邵、馬時均、林大維、權宗元這樣的天下名士...”許將驚叫道,“官家怎麼能用他們的頭去立威震懾?”
“除了他們,還有王遇王駙馬、晉康郡王趙孝騫這樣的宗室親貴呢!‘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不仁即是大仁!在官家的眼裡,恐怕只有兩種人,奉公守法之人,違法亂紀之徒。他有什麼不敢——殺的!”
聽到那個殺字從章惇口裡吐出來,許將額頭上的汗珠不由地滴落下來,
過了好一會,許將才徐徐地說道:“章相,治事是不是過於剛猛酷虐?”
章惇伸手把車門窗戶上的簾布拉開,透過窗戶玻璃,可以看到外面燈火通明的開封城街景,還有歡笑嬉戲的百姓們。
“百年承平,大宋文恬武嬉,好逸慕奢,已經滲到骨子裡去了。衝元,你做過北京(大名府)留守,數月裡巡視過十幾州,四十多縣。地方實況如何,不用老夫明言了吧。”
說到這裡,章惇轉過頭來,一字一頓地說道:“現在的大宋——不需要寬仁天子!”
許將心中一震,明白了章惇的苦心,可他還是有些擔心。
“官家一味剛猛,會不會重蹈王荊公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