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州知州、州兵備鈐轄,各郡布政司六曹都事,尚書省各司下屬各局郎中、大理斷丞(州司法都判事)、侍御史(州檢察都御史)等為正五品...”

“各郡布政司六曹副都事、尚書省各司下屬各局副郎中、中侍御史(州檢察御史)、大理司直(州司法判事)等為從五品..”

“直隸縣(郡治)及人口富庶大縣知縣、縣尉、尚書省各司各局下屬各處主事...為正六品;直隸縣縣丞、尚書省各司各局下屬各處副主事為副六品。”

“普通縣知縣、縣尉、各州六曹錄事、大理評事(縣司法都判事)、中御史(縣檢察都御史)為正七品;普通縣縣丞、各州六曹副錄事、大理副評事(縣司法判事)、御史(縣檢察御史)為從七品...”

“各縣六曹主事、副御史(縣檢法御史)等為正八品;各縣六曹副主事、治安警督、度支令史、審計令史、督稅令史等為從八品;其餘偵緝警佐、押獄、警長等為正從九品,普通政務員,稱為承務,末流...”

“此改製為草案,告知天下,延四方以諮謀。先試行部分中樞及京畿、京兆、秦川、河南兩府兩郡。勘修無誤後,明年新元全面施行...”

“這只是草案啊,明年施行...”

聽蕭八牙唸完後,蕭僧哥左右覺得哪裡不對,可是又說不出來。

他揮了揮手,示意蕭八牙離開,轉頭遲疑地問耶律大石,“大石,你覺得哪裡不對?”

耶律大石想了想,猛地一激靈,“蕭刺史,這改制似乎把官和吏合併在一起了。”

蕭僧哥猛地搶過蕭八牙手裡的報紙,仔細看了一遍,喃喃地說道:“好像是啊。宋國官家,膽子真大。”

“難道這是宋國官家解決冗員的方法?”

蕭僧哥和耶律大石對視著,誰不知道自己猜得對不對。

“還有這赫赫威名的警察廳,怎麼各州縣沒有了?”耶律大石發現另一個問題。

蕭僧哥和耶律大石在報紙上仔細找了找,發現有那麼幾條條款。

除了開封、京兆府以及洛陽、齊州等直隸州設警察廳之外,其餘各郡諸州縣,全部並歸在六曹的刑曹裡。

在具體負責政務執行的縣一級,刑曹下屬有治安警隊、宣法科、偵緝科、縣獄等單位,三四十名警員和吏員,把不大的縣城所有警政事宜都幹完了。同時對各鄉鎮派出若干治安警,稍大一點的鎮派駐一位警長。

“大石,你聽完宋國這新元改制,有什麼想法?

“蕭刺史,屬下覺得,宋國官家這改制,應該經過深思熟慮過的。目標明確,有計劃,有步驟,有條不紊...”

“沒錯。看得出來,宋國官家花了大心思...你還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政事歸三省,兵事在樞密院,還跟以前一樣。只是三省中,崇尚書,壓中書,平門下。”

“嗯,確實如此。只是宋國官家如此做,有什麼深意?”

屋裡一片寂靜,兩人都在冥思苦想。

“蕭刺史,屬下發現,宋國官家給三省定的職責各不相同。”

“如何個不同?”

“中書省,宋國官家定的是制定誥命律法;門下省,定的是監督律法執行,以及依法裁判;尚書省,總理國政,位高權重,卻是需要依照中書省的律法來辦事,接受門下省的監督。”

“所以屬下琢磨,是不是可以認為,中書省制定治國的規矩,尚書省按照規矩治理國政,門下省則監督這些規矩有沒有被很好地執行。”

聽耶律大石說到這裡,蕭僧哥豁然開朗,前面的一些疑惑瞬間被解開。

“刺史,屬下突然想到前些日子,在《半月雜談》裡,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一句話。”

“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