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糧食(一)(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件事是我們禮部處置的,所以在下知道的比較清楚。官家特意因為此事,在紫宸殿接見了北遼正副使節。官家開門見山地說,這件事他特意過問了。”
劉正夫向眾人解釋著。
“河北河東兩地因為糧食抓了不少人,不是這些商販官吏向北遼販賣糧食,而是因為他們販賣的糧食,是從常平倉裡偷盜出來的,甚至還有很多軍糧。”
趙佶、王詵、李公麟臉色一變,“什麼?不是因為向北遼販運糧食,而是那些人偷盜官糧軍糧?”
這個藉口太強大了。
“是的。其實樞密院在朝會上通報過,這些糧食看上去是北遼商人出面訂購,實際是西夏那邊花了重金託他們購買的,轉到北遼西京道再運去西夏。去年官家帶著陝西諸軍大敗夏軍,他們秋收大減,今年鬧大饑荒。”
“夏國國主不惜一切代價收集糧食。只是我陝西六路秉承官家嚴旨,不準一粒糧食出關。西夏那邊沒有辦法,就想出這麼一個計謀來。遼國商人從我宋國河北河東採辦糧食,轉手賣給西夏,能賺數倍暴利,所以十分踴躍。”
“遼國商人迅速找到河東河北幾家大糧商下單。只是這事一直在樞密院和刑部的監控下,糧食一出庫就開始抓人。一口氣抓了數百人,包括七家大糧商,涉及太原王家、汾州文家、河陽王家、趙郡李家、真定韓家和賈家、大名王家等諸世家旁支子弟和親戚。”
聽到這裡,趙佶好奇地問道:“那些糧食,真的都是從常平倉和軍庫裡盜運出來的嗎?”
“殿下,河北河東很多州縣,吏治渾濁,世家子弟利用家族名望人脈,四下鑽營,平日裡幹過不少不法事。這一回,聽說北遼那邊要糧食要得又多又急。從常平倉和軍糧下手,又多又快...”
王詵嘆了一口氣,李公麟恨恨地罵了一句。
“這些混賬子!實在太膽大妄為了!”
常平倉可是為天災時準備的救濟糧,這個也貪墨,確實太喪心命狂了。
還有軍糧。再看不起刺配...武夫,可人家好歹在邊境上保家衛國,你卻在後面盜賣人家的口糧。在你們心裡,人家這是連看家護院的狗都比不上。
逼亂了那些武夫,勾連遼兵,可是大禍事。
太不知輕重了!
趙佶卻不在意地問道:“不見得所有的糧食都是從常平糧和軍糧吧?”
“殿下,有大臣也是如此問過,曹六郎在垂拱殿上反問了一句,糧食混在一起,你分得出哪粒是民糧,哪粒是軍糧?總得一一查清,給出一個交代,不能寒了河北軍民的心。”
“這是胡攪蠻纏,曹六郎好歹也是刑部要員,怎麼能這麼說話,簡直有失國體,有辱我大宋泱泱天朝,禮儀之邦。”
看到趙佶突然發火,三人都知道他是藉機發無名火,生怕他說出更不堪的話來,連忙轉移話題。
“殿下,我們莫談國事。這等濁世俗事,有損清雅,我們還是品茶賞蓮吧。”
“對,我們不談這些惱人之事,品茶賞蓮。”趙佶臉色閃過幾下,又恢復往常儒雅的氣質風度。
與此同時,在四方館裡,遼國正使蕭奉先一臉的惱怒,坐在上首,雙眼透著陰鷲的目光,在下首眾人的臉上掃來掃去。
他是皇太孫耶律延禧正妃蕭奪裡懶、側妃蕭貴哥的兄長。現在遼主年老體邁,皇太孫耶律延禧很快就能繼位。
而被皇太孫極為寵信的蕭奉先,變得灼手可熱。這次宋國大行皇帝國喪,遼主哀嘆之餘,派他為正使來弔唁,可見對他的器重。
現在蕭奉先大發雷霆,下面的眾人都是惶惶不安。
“宋人為何變得如此奸猾?所有的糧食全部被扣押,一粒也不準再運出,北面催我們,趕緊叫宋國官家下道詔書,放行那些糧食。偏偏這些南蠻子,一口咬定他們查辦的是貪墨大案,跟其它無關,真是氣惱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