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海船(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青鸞潛回開封城?”
趙似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張不可方物的混血美人臉。
“她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吧。此來一是刺探朕對西夏的戰略部署,二是來搞糧食的吧。”
“官家聖明。”曹鐸把情況簡單講述了一遍。
“嗯,所以張廣順要用好,千方百計地保護好他。他是國士,將來與西夏決戰時,能發揮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遵旨!”
“與北遼聯手,從河北河東走私糧食,轉道去西夏。這個李青鸞,果真是詭計多端。”
“官家,俺與猛子商議過,準備如此這般...”
趙似站起身來,在屋子中間來回踱步。
長孫墨離、曾葆華、曹鐸和岑猛的目光隨著他的身影在移動。
過了一刻鐘,趙似坐回到座位上,“玄明,茂明,你們的意見如何?”
四人清楚,官家其實心裡有了定計,只是他還希望再聽聽不同的意見。
長孫墨離斟酌一下答道:“官家,我先說。”
“按照你的步驟,軍改,政改,經改,一步步來。目前我們處在全力推動軍改,培訓和儲備政務人才,為下一步的政改做準備的階段。曹六郎和猛子的計劃,可以幫助河北、河東的軍改,也能同時為政改做準備。”
“但問題是,”長孫墨離開始轉折了,“目前微妙時機,兩地的地方世家,我們只能敲打,不能大動干戈。”
曾葆華喝了一口茶,在嘴巴里嗞吧了幾下,接著說道:“官家,玄明兄說得沒錯。俺此前替人在河北河東做過兩回知縣,跟地方世家豪強打過交道。這些腌臢貨,心裡只有家族基業和個人私利,其餘的如官家朝廷,都不在他們心裡。”
“說句不客氣的話,朝廷要是敢動他們祖傳下來的良田基業,這些撮鳥真的敢北投契丹,引遼兵南下。”
曾葆華的最後一句話,讓趙似陷入了沉思,其他人也不敢打擾他。
自己大舅子說得沒錯。
什麼詩書傳世,禮經世家,都是個屁。家族基業才是最重要的。為了保住這份基業,他們才不管頭上的皇帝和朝廷是誰,反正都要跪,跪誰都一樣,誰強就跪誰。
契丹強盛時如此,金人南下時如此,蒙古人時如此,滿清入關如此,就連日寇入侵,也一樣。
任何生物,基因都是自私的,都想讓自己的基因優先傳續下去。
趙似緩緩開口:“北遼君臣貴族,雖然暮氣沉沉,腐朽不堪。但是遼軍還是有一定戰鬥力,至少打河北河東諸軍,還是輕而易舉的。”
其實何止輕而易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