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小樓倚闌看(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青鸞默然無語,外面有唱曲聲輕輕傳來。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臺,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聽到這清麗婉約的歌聲,李青鸞一陣恍惚。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雪滿長安道。”
她喃喃地念了一句,猛地抬頭問道:“這是誰的詞?”
李輔仁想了想,“郡主,應該是慈溪舒亶舒通道的詞,《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什麼人?”
“郡主,這人小的知道,前些日子他還鬧出些風波來。”張廣順稟告道。
“哦,什麼風波?”
“舒亶是治平二年的狀元公,天下名士。前些日子,宋國新官家在太廟前誦讀即位詔書,舒亶居然說新官家年少不知事,請向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被新官家呵斥了一頓,勒令回府閉門思過。”
“過了幾天,有人彈劾他做臨海縣尉時,擅殺無辜,殺良冒功。御史臺請旨將其竄貶嚴懲,安置嶺南瘴疫之地,朝中一片喊打喊殺聲。後來範仲公等人出面求情,宋國官家也說舒公以後安心做學問,不要再亂議政事,下詔改職弘文館。”
看了看李青鸞,張廣順繼續說道。
“有人說,朝野要嚴懲舒亶,除了他惹惱了官家,關鍵是當年還在烏臺詩案中,抄錄東坡先生詩詞之句,彈劾論罪。東坡先生可是官家最敬佩的文人,現在隱然是文壇領袖,很多人要拍他馬屁。”
“所以很多人對舒亶落井下石。幸好新官家有度量啊。說到度量,當初東坡先生居然當面請新官家‘循禮謙讓’,不要與申王和遂寧王爭君位...”
“什麼?”李青鸞瞪圓了眼睛,居然當面叫趙十三不要再爭了?這不是當著面打臉嗎?趙十三如此剛烈酷虐的人,還不得把東坡先生撕吧撕吧蘸醬吃了?
千萬不要啊!試問天下,誰不喜愛東坡先生的文字?我也是東坡先生的擁躉!
“那後來如何?”李青鸞緊張地問道。
“官家居然沒有惱東坡先生,只是感嘆道‘先生這樣的人,真是讓人恨不起來啊!’禮敬如初。”
“真是讓人恨不起。想不到趙十三如此大度,如此有器量。”李青鸞忍不住感嘆一句。
“郡主,說到器量,宋國新官家還有一個趣聞。”
“什麼趣聞?”
“宋國新官家還是簡王時,李公麟曾經當著很多人的面,罵他此子青面獠牙。除此之外,還多次在文會上對簡王出言不遜。簡王即位為官家後,李公麟惶惶不可終日,常常摸著腦袋,哀嘆道,此糊塗頭,不知要埋在哪處荒蠻異鄉?”
“宋國新官家聽朝臣偶爾說起,就叫內侍當即把李公麟叫到垂拱殿。當著百官的面,罵了李公麟一句:‘你個不知死活的老東西!’然後對李公麟說道,你罵過我,現在我也罵過你了,我們兩不相欠,你也不要再把這事放在心上。”
“說完,叫內侍送李公麟回府。李公麟懵懵懂懂地回到家裡,坐了半天才明白過來,然後哭得跟個五十多歲的孩子一般。”
聽到這裡,李青鸞一拍桌子,恨恨地說道:“心腹大患!趙十三越是這般,對我大夏的危害越大啊!真恨不能儘早除去他!本郡此生最大的遺恨!”
李輔仁連忙轉圜道,“郡主,時間不早了,我們趕緊聽廣順把宋國軍改的情報說完。”
李青鸞收拾了心情,點點頭,強打精神說道:“廣順,你剛說到隊編制,繼續往下說。”
“是,郡主,哨分五班,加上陪戎士官和哨正、哨副,合計六十人。班分三三制,三人一組,班長,組長,都是下、中、上陪戎,陪戎也叫士官。一班十一人。小的聽說,步兵團分輕裝步兵團和重灌步兵團。騎兵團暫時沒有聽說怎麼分。”
“廣順,現在宋軍的整編,進行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