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鸞即激動又欣慰,“好啊,大夏有你這樣的忠臣,肯定能戰勝弱宋,盡據陝西,奠定王霸基業。”

“謝郡主。那小的就一一詳述掌握的宋國軍情。”

“好,輔仁,你拿筆墨,好好記下。”

“是。”

“郡主,李統軍,趙似,嗯,現在改名為趙濤,他正式登基繼位後,第一件大事就是對樞密院和三衙禁軍進行改制。”

“樞密院廢各房,各都承旨、承旨等官職罷停。新設參謀、典軍、軍需三署,以及秘書、總務、樞密檢詳、軍情偵查等局。溫益為崇政殿大學士,同知樞密院事;孫路為垂拱殿學士,同籤樞密院事,參謀都參軍,專管參謀署事。”

李青鸞插問了一句,“沒有知樞密院事?”

“是的郡主。據說是群臣以趙似做過樞密使,判過樞密院事,故而不敢犯諱任此職。”

李青鸞冷笑一聲,玩的什麼把戲以為別人不知道?只設副職,不設正職,意味著做了官家的趙十三要直接掌管樞密院。

“孫路,可是知熙州州軍事,煕河路經略安撫使孫路孫正甫?”李青鸞又問道。

“回郡主,正是此人。”

“本郡記得,跟著趙十三一起升遷回開封的,還有知慶州州軍事,環慶路經略安撫使胡宗回胡醇夫。他現任何職?”

“回郡主的話,胡宗回成了兵部侍郎。”

李青鸞目光一凜,“趙十三倒是知人善用。胡宗回雖然也熟悉軍略邊事,但是性子過於剛直執拗。倒是孫路,不僅熟悉軍略邊事,更知道隨機應變。嗯,廣順,你繼續。”

“是,郡主。劉韐為垂拱殿學士,同籤樞密院事,典軍都虞候,專管典軍署事;陳師錫為崇政殿學士,同籤樞密院事,專管軍需署事;曾葆華為樞密院秘書局錄事;長孫墨離為樞密院樞密檢詳局錄事;岑猛為樞密院軍情偵查局錄事...”

李青鸞在心裡細細琢磨了一會,“溫益此人,性格溫和,以前就跟趙十三關係融洽。聽說趙十三此前在開封城辦案,得了時任開封府的溫益不少幫助。現在趙十三用他為同知樞密院事,說白了,就是用他聽話。”

“廣順,你說說這樞密院三署各局,到底是幹什麼的?”

“是,郡主。宋國官家頌布過《樞密院條例會典草案,聽說是他親自擬定的。根據該條例,參謀署負責宋國水陸兵馬各部的編制、軍訓、各部及該部將官考成、戰略規劃、兵役動員等以及作戰指揮。”

“統一訓練,統一指揮權...”李青鸞輕聲念道,“趙十三跟他先祖的想法,真是截然不同啊。”

張廣順等了等,看到李青鸞的示意,正要繼續往下說,突然聽到樓下大門外街道上一片慌亂,然後聽到有人大吼道。

“內外警察廳外東城分局巡警大隊奉命辦案!”

屋裡的空氣凝固了,李青鸞、李輔仁、張廣順面面相覷,藏不住的驚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