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戰略意圖很重要(第2/2頁)
章節報錯
“沒錯。種樸和折可適兩位將軍,按照大王的指令,利用夏軍兩軍司兵力空虛的機會,大膽運用穿插分割戰術。”
“一部直插夏軍城寨後方,切斷夏軍援軍來路。主力包圍目標城寨,切斷水源糧道,使用火箭火罐。逐一攻克兜嶺的大保寨、賞移口,橫山的清遠軍堡、蝦蟆寨、青嵐峽等要隘城寨。”
張叔夜此時開口問道:“再問問大家,為何河西家在我軍涇原、環慶兩路咄咄進逼時,抵抗意識不強,沒有像此前那樣與我軍寸土必爭?”
种師中想了想,舉手答道。
“其一,夏軍西壽保泰、韋州靜塞兩軍司兵力不足,別處抽調的援軍又還沒到,已經無法跟我軍打消耗戰。當務之急是堅守腹地裡的要點城鎮,對於邊境上的要隘城寨,只能暫時放棄。”
“其二,夏軍對於在湟中之地大敗我軍抱有極大信心,可能還準備銜尾追殺至蘭、熙、鞏、秦等州,肆虐秦鳳、涇原路腹地。我軍此前的一貫風格,大勝時十分謹慎,不敢乘勝追擊。大敗時全軍崩潰,一潰千里。夏軍到時候全線發起反擊,什麼都撈回來了。所以暫時不跟我軍計較了。”
對於种師中的回答,張叔夜忍不住鼓起掌。大家也跟著一起鼓掌。
看著意氣奮發的种師中、高永年,還有和他們坐在一起的這些將領,張叔夜想起趙似的交代。
以前的將領軍官,都是父輩們在戰場上帶出來的,靠得一家之言的傳授,以及生死戰場上的個人領悟。
這樣培養出來的將領,成材率太低,而且都有很大的缺陷。
必須用用“科學”的方法培訓,先在學堂裡學習前人總結出來的作戰理論,再透過戰役的覆盤和推演,提升他們的戰略和戰術水平。
最後再在實戰中錘鍊他們,讓真正有才者大放光彩。
按照簡王的理論,軍隊指揮系統是呈錐形。最下面是服從軍紀、遵循軍令、訓練有素計程車兵;上面是有一定戰術素養、勇敢率先的低階軍官和士官。
他們是全軍重要的根基。
再上面是合格的中高階軍官將領。最上面才是所謂的名將主帥。
絕世名將,無論用什麼辦法培養,都是少數的,可遇不可求。但是培養出一批合格的低中級軍官將領,成為全軍的骨幹,確實可行的。
教導隊的組建,以及這批心腹軍官的培養,張叔夜一直參與其中。高永年的前後變化,他看在眼裡。就跟其他將領一樣,是那樣的顯著和讓人心喜。
想必用不了多久,這批簡王殿下親自帶出來的將領,將成為西軍,乃至整個宋軍的骨幹。
張叔夜壓下心中的思緒,看了一圈眾人,又問道。
“剛才永年將軍把殿下的戰略意圖說了三點,我再問一遍,除了這三點,還誰要補充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