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大家都在等(第2/2頁)
章節報錯
自己傷了本源,子嗣艱難,就算千辛萬苦出世,也先天不足,帶有缺陷,難以長壽。
難以長壽?
錢乙先生的話說得委婉,但官家聽出話裡的意思。
嬰兒脆弱,一有傷風天寒,很容易發燒生病。一旦有病,很容易就夭折。無論百姓家,還是皇家,都是如此。只有長過十二歲,身體逐漸強壯,成人的機會才會變大。
自己的皇子,還不足月,在脆弱的基礎上還有先天不足。要想長大,更是難上加難。
這些話錢乙沒有明說,但聰慧的官家能領悟到。
心中不由自主地湧起一陣悲涼。
難道蒼天真就無眼嗎?
不!朕絕不放棄,只要還有一絲希望,朕都要去爭取!
官家在龍椅上坐了許久,終於慢慢地起身。他彎著腰,低著頭,精氣神彷彿被抽走了三分之一。
“扶著朕,去看看皇子。”
“遵旨。”
回到府上,章惇剛剛換下朝服官帽,被人請來的劉逵就急匆匆趕到。
“公達,周紹傑之計是誰想出來的?”
一見面,章惇就劈頭問道。
劉逵臉上浮現出尷尬之色,心裡在想著推托之詞,可是看著章惇那雙三角眼,他只能低著頭,老實交代。
“是吾等幾人合計出來的。周紹傑是某找的。”
“你們啊,心急則亂!幸虧官家把周紹傑交給老夫去審理處置,要是交給李邦直,你們那才叫大麻煩!”
劉逵連忙爭辯道:“章相,吾等想過。周紹傑突然上書談及皇子之事,確實會讓他人想到,為了轉移眾人視線,減輕簡王壓力的舉動。所以吾等精心安排了說詞,叫周紹傑好生記住。同時也切斷了與周紹傑的各種線索,讓人查不出簡王府與周紹傑的聯絡...”
“是不是覺得做得天衣無縫?”章惇毫不客氣地打斷劉逵得意洋洋的講述。
“說辭不完美,信者補全;說辭再完美,不信者還是會生疑。朝野上下,誰信誰不信都沒關係。關鍵是官家要信。你們如此行計,是不是以為官家看不出來?”
“周紹傑是老夫在審理。因為老夫跟趙十三水火不容,官家才會相信老夫沒有在其中偏袒你們。”
“晚輩謝過章相。”
“不用謝老夫,某隻是為了湟中之戰不被耽誤。你岳丈密信裡有說,此戰有五成勝算。某不能讓那些昏庸無能、自私自利的傢伙們壞了事!”
說到這裡,章惇恨鐵不成鋼地說道:“趙十三在開封,就不會讓你們行此不智之計。他萬事想到前面,今日之局面,難道沒有想過嗎?為何不早早做準備?”
劉逵臉色灰白,低著頭答道:“晚輩不知。”
“趙十三在西北開邊湟中西海,三面包圍河西家,是秉承先帝遺志。這件事,官家一直想做卻遲遲未做。否則的話,你以為趙十三那麼容易說服官家。告訴你們!趙十三那個鬼機靈,不知用了什麼法子,把湟中用兵變成是他替先帝、替官家在指揮。”
說到這裡,章惇的那雙三角眼透出懾人的光。
“彈劾趙十三,就是在彈劾先帝,彈劾官家。所以說,再多的彈劾,也傷不了趙十三半分!你們怎麼就沒有想明白呢!”
聽了章惇的話,劉逵額頭上的汗水,終於滴落下來。
不是我們沒有想明白,關鍵是簡王殿下就是個套娃,計謀是一層套一層,我們這些心思單純的人,怎麼想得明白?
周紹傑被竄貶潮州安置。此案了結,很多人察覺到其中的微妙之處。
老奸巨猾的趙挺之、白時中、吳材等人馬上縮手。因為少了他們的串聯煽動,太學生、文人士子們的鬧事也消停了許多。
積攢力量,等湟中四萬大軍全軍覆沒時,就是大家一湧而上,把趙似咬死的最佳時機。就算官家再袒護他,喪師失地,身為主帥,趙似難逃干係!
所有人都在安靜地等著,一直等到這天黃昏。
馬蹄聲急響,一名掛著金字牌驛卒,騎著一匹快馬,火燒屁股一般衝進開封城萬勝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