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蕭關那晚,我騎馬興沖沖地走在前面。一轉彎,迎面就遇到夏軍騎兵。說實話,當時我真得嚇了一跳。此前我遇伏反擊,指揮突襲北極寺,都像模像樣,鎮靜自如。可是猛地一下子來到真實的戰場上,確實是措手不及。”

“尤其是看到對面的夏軍騎兵足有三四百人,比我們這邊人數要多,我的腳肚子忍不住轉筋。”趙似側過身來,壓低聲音說道。

“我當時第一個念頭就是轉身就跑。”

“真的假的?”明朝霞睜大著眼睛,微張著嘴巴,不敢相信地問道。

“當然是真的。我又不是神,只是普通凡人。一刀過來,照樣會痛會流血。傷重了,也會一命嗚呼的。見到氣勢洶洶的敵人,我當然也怕。”

明朝霞歪著頭想了一下,“好像是。上回在馬王灶巷遇襲,殿下躲閃起來,那麼迅速有形,原來不是鎮靜自如,而是怕死的一種自然反應。”

“可不是。前幾日蕭關夜戰,我心裡當時也是慌得一比。可是轉念一想,要是真得落荒而逃,我在西軍眾將士們的形象,就一落千丈。要是再傳回開封,京畿禁軍們也會唾棄鄙視我。所有的一切,全都要付之東流。”

“不能跑,而且還要帶著義從隊打一場漂亮的勝仗。可是在這種情況下,要怎麼樣才能打勝仗?十幾息的時間裡,我的腦子在拼命地轉,差點都轉出火星子來了。”

“靈光一閃,猛然間想到,自己剛才轉身想跑的下意識,是不是人人認為是很正常的事?對面的夏軍,是不是也覺得很正常啊?”

明朝霞這時忍不住說道,“於是殿下就定下假裝逃跑,誘敵深入,再行包抄殲滅的計策?這些東西在十幾息的時間裡瞬間想完,殿下的心思轉得真快。”

“必須要轉得快。幸好本王雖然缺點多多,但遇大事十分鎮靜。事順心不怠,事急心不亂,事大心不畏,事小心不慢。”

聽著趙似自吹自擂,明朝霞笑著說了一句,“你這臭不要臉的樣子,臣妾就是喜歡。”

趙似哈哈大笑。笑聲就像在蒼涼大地上掠過的燕子,穿過陽光,自由地飛翔。

“其實吧,人都是有弱點的,我能比別人做的好,就是克服了那些弱點。比如八棵柳堵缺口,這次蕭關迎敵,都是我戰勝了恐懼,一種深藏在心裡的使命感,讓我想也不想,就去做了。”

“使命感?”明朝霞有些明白,“上回十三郎在八棵柳跳洪水堵缺口,議論紛紛,有的人說你傻,有的人說你欺世盜名。但臣妾知道,在那種危急下,你一定會跳的。”

“為什麼?”

“剛才十三郎說的使命感啊。每天早上的三問三答,已經把這種使命感,刻在十三郎的骨子裡,使得你願意為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做出什麼事。”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馬蹀閼氏血,旗梟可汗頭。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明朝霞聽著趙似的口唸一首詩,眼睛忽閃忽閃的。

一行人繼續策動坐騎,離黃河更近,能夠聽到嘩嘩的水流聲。

這裡的黃河,與河東河南的黃河截然不同,她嫻靜得像一位閨中少女。

“殿下,從這裡順流而下,可以直達洛陽開封?”明朝霞指著黃河問道。

“是的,沿著這條河,先到靈武舊地,再去九原河套,然後轉下河東,在潼關調頭向東,直入河南河北。”

“真是奇妙。想不到一條大河,流了這麼多地方,流了這麼遠的路。”

“是啊,所以黃河才是我們華夏的母親河。只是哪有兒子把母親丟在外面不管的。本王在此立誓,在未來的十年間,一定要讓黃河,完完全全回到大宋的懷抱裡。朝霞,你就是此誓的見證人。”

明朝霞看著趙似,信心滿滿地說道:“臣妾相信,殿下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