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大王來巡邊(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遵命!”
趙似在拔刀隊、赤騎義從的護衛下,以及種建中、姚古、王舜臣率領的六百騎兵的護送下,打著陝西六路宣慰使司第二巡視隊旗號,日夜兼程,趕赴慶州。
宗澤、郭永打著宣慰使司第一巡視隊旗號,在郭成、李孝忠率領的一千騎兵護送下,趕赴熙州。
姚麟、劉仲武等人,帶著三千騎兵,前呼後擁,護送“簡王殿下”以及陝西六路宣慰使司行轅前往秦州、鳳翔巡視。
八月二十日,趙似一行入慶州城,當夜與環慶、鄜延兩路奉召而來的兩百多位中級軍官開會、討論、面談。
八月二十二日,趙似一行北上環州。
同日,渭州城,陝西六路宣慰副使陳師錫、郭忠孝主審,提點永興軍刑獄常安民副審,沿邊五路經略安撫使章楶監審,對走私大案、白草原大案以及其它六起案件,宣告結案。
該如何判,趙似早就有了定奪,暗地裡給了指示,也悄悄寫了書信,急送去開封城,直接呈交給官家。
可能目前這世上,他是最能把握官家心思,知道如何勸說官家的人。
陳、郭等人也早被趙似說服,採納他的意見,寫下了判詞,連同案卷發金字牌急腳遞,日行五百里,火速送往開封城。
八月二十二日晚,趙似一行入環州通遠城。二十三日,沿著白馬川,巡視了烏侖、肅遠、懷遠等寨。
二十四日巡安邊城,與出來巡哨警戒的夏軍騎兵隔著山溝遙相對望。
隨即,趙似一行調頭奔西南,二十五日來到平夏城。
“去年的第二次平夏城之戰,第十一和十二將,不過萬餘人馬,在郭成和折可適兩位的統領下,頂住了十幾萬夏軍的輪番進攻,堅守了十三天。壯哉!”
趙似看著山頂上的城寨。盡據天險,易守難攻,忍不住感嘆道。
“章公所言,‘戰兵在外,則守兵乃敢堅守不動。’守城不能死守,必須有援軍在外策應。種樸將軍的戰術也沒錯,沒有貿然率援軍直撲平夏城下,盲目解圍。而是遊曳周邊,給予夏軍各種打擊。”
“此後還能及時反擊,你們做得很不錯了。”
但是種建中等人從趙似的話裡聽出,簡王殿下對這次戰役的戰果,似乎還有些不甚滿意。
種建中等人不熟悉趙似的脾性,不敢開口“冒犯”。
劉法卻瞭解他的性情,當即把這個疑問提出來了。
趙似指著平夏城說道,“平夏城之戰,對於河西家而言,是一個絕佳的圍點打援的機會。”
“圍點打援?”
“是的。如果本王是夏軍主帥,以五萬步軍,攜帶攻城器械,死死圍住平夏城。其餘主力組成兩個生力兵團,分散在天都山以北、葫蘆川一帶,以及白馬和歸德川一帶。撒出探子,偵知宋軍秦鳳、涇原、環慶等路援軍的動向和路線。”
“時機一到,先以少部分兵力分別黏住幾支目標軍隊,然後以騎兵為主,集中優勢兵力,逐一吃掉這些目標援軍。”
“少部分兵力黏住,逐一吃掉?”種建中、劉法等人不是很明白。
“是的。先用少部分兵力分別拖住幾支目標宋軍,然後集中吃掉其中一支。獲勝後迅速轉移兵力,再吃另一支。逐一吃掉,關鍵所在就是每次在區域性戰場上都形成優勢兵力。”
聽明白的種建中等人目瞪口呆,過後卻是後背冷汗直流。
去年夏軍主帥要是採取這種戰術,對宋軍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他們深知宋軍的弊端。互相之間毫無配合;士氣低迷,作戰意志薄弱,韌性極差;軍紀渙散,一遇強敵先跑為敬...
簡王殿下圍點打援的佈局,對宋軍而言,真的是對症下藥,直奔命門要害。
幸好簡王殿下是我們這邊的。
只是換成我們宋軍,那又該如何打呢?
“大王,那我們該怎麼打呢?”劉法興奮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