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渭州(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位是寶文閣待制,知慶州州軍事,環慶路經略安撫使胡宗回胡醇夫。”
“見過大王。”
“胡宗回,胡文恭公之子,做過京西轉運判官、提點刑獄、京東陝西轉運使。”
趙似輕輕點了一句。
胡宗回只是行了一禮,沒有答話,站到了一邊。
“龍圖閣直學士,知熙州州軍事,煕河路經略安撫使孫路孫正甫。”
“見過大王!”
“‘自通遠至熙州只有一條路,熙州之北已接夏境。今自北關闢土百八十里,瀕大河,城蘭州,然後可以捍蔽。若捐以予敵,一道危矣。’”
趙似的話讓孫路和眾人的臉色一變,就連章楶的臉也微微一動。
“這是臣下與司馬溫公的對答。”孫路咬了咬牙,朗聲答道。
“一言可存,一言可棄。棄河湟之議,因你這一言而止。成千上萬將士的鮮血,沒有白流。我大宋的江山,每一寸都浸著將士們的鮮血。所以每一寸土地,都不敢輕言放棄。”
趙似的話讓眾人為之動容。
孫路長吸一口氣,深施一禮,“臣下銘記大王教誨。”
“這位是勾當煕河、秦鳳、鄜延三路公事鍾傅,鍾弱翁。”
“見過大王。”
行完禮,鍾傅居然抬起頭,與眾人一樣,期盼簡王殿下也能說出與他相關的一段話來。
趙似不負眾望,朗聲說道。
“‘兵貴智而不貴力,夏眾夥而勇,難以一舉滅。但當擇城險要,以正不朝削地之法,坐待其斃。’”
鍾傅有些小激動地答道,“這是臣下得幸,入宮面見官家時所言。”
“這位禮賓副使、勾當熙河公事王厚王處道。”
“果真是虎父無犬子,處道一表人才,在西北屢立軍功,不愧是襄敏公(王韶)之子。”
趙似上前一步,握住王厚的手,沉聲道:“我稟承先帝遺志,你稟承襄敏公遺志,共勉同行!”
王厚臉色一動,恭敬地答道:“謝大王!”
“這位是皇城使、熙河蘭會四州兵馬鈐轄兼知河州州軍事,安撫洮西沿邊公事種樸種且文。這位是他的侄兒,原州通判、提舉秦鳳常平種建中種彝叔。”
“哈哈,終於見到兩位。我在開封城時,天天聽師中在耳邊提起兩位,耳朵都要聽出老繭來。這回終於見到真人了!”
“見過大王!”
“這位是東上閣門使,涇原路副使,知西安州州軍事折可適折遵正。”
“折遵正,你在尾丁塗大破夏軍,又在山間小路伏擊夏國太后退路,嚇得夏軍相互踐踏,跳崖死者不計其數。而後又奔襲天都山,斬擒酋首嵬名阿里、昧勒都逋,俘獲三千部眾,牛羊數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