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想不到,他居然是簡王府的細作。

張廣順無語了,甚至有點心服口服。

“張四郎,我也沒有想到你是顯道堂的人。原本以為你只是遂寧王府的人。”楊進說道。

曹鐸看了張廣順一眼,“確實,此廝藏得挺深的。要不是我們看到你悄悄跟李輔仁暗地裡接頭,還真想不到。”

“事已至此,我無話可說,要殺要剮,悉聽尊便!”張廣順仰著頭,倔強自傲地說道。

“張四郎,你要是死了。槐花巷第二個院子裡的母子三人,可要怎麼過活?”楊進一句話,讓張廣順神色大變。

“此事與她們無關,萬事皆由我一人承擔。”張廣順驚慌失措地喊道。

怎麼回事?趙似看了看曹鐸。

“殿下,這張廣順捏造了河東石州籍身份,謊稱一家老小都在石州老家。他一個小小的廂軍十將,沒人會去追查核實。不想他在開封城五六年,居然結識了一位女子,還悄悄成親生下一對兒女。”

趙似笑了,指著張廣順說道:“你啊,居然沾惹上兒女私情,不是一個好間諜。不過,你也可以做出一個違背祖先的決定。不僅可以活你自己的性命,還能活那母子三人的性命。”

趙似頓了頓,看著正在思想激烈鬥爭的張廣順,語重深長地答道,“剛才那十幾位廂軍軍官,我們會妥善處理,不會讓你暴露的。好好想想。”

回到王府,趙似一邊由著曾淑華和明朝霞服伺著換下鎧甲,一邊聽李芳的稟告。

“殿下,內侍省早上傳來官家的旨意,今晚官家在皇儀殿設宴歡送遼國使節團,叫殿下作陪,請殿下務必早做準備,提前到達。”

啥?遼國使節團?

我穿越後,在開封城翻江倒海,大展宏圖兩個月,居然不知道城裡有一個遼國使節團?

為什麼沒人告訴我這一點?

“遼國有使節團?”

“殿下,這些年來,國朝和遼國都會互派使節團。一般都是十月底出發,趕到開封城和析津府,給兩國天子恭賀元丹,參加上元慶典。而後遼國使節團拿了去年的歲幣後便起身回國。”

聽了曾淑華的解釋,趙似有些不爽。

歲幣,大宋朝給契丹人的平安保護費啊。

到了皇儀殿,見了遼國使節團正使、副使、隨員後,趙似明白了,為何自己感受不到契丹使節團的存在。

這些人除了穿著一身遼國官服外,相貌言行,跟大宋官員毫無兩樣。

那位叫耶律光悉的正使,還有同姓耶律和姓蕭的副使,與章惇、李清臣、曾布、黃覆、呂惠卿等人談笑風生,出口成章。

詩詞歌賦、聖賢經義,趙似恍惚間看到一群大宋名士大儒在開文會。

遼國使團的人,對範純仁非常敬重,輪流端著酒杯,恭恭敬敬地上前去敬酒。

老爺子你隨意,我全乾了。

那態度簡直堪比拜見大宗師一般。

耶律光悉等幾位正副使,也在趙似跟前打過照面,說了幾句客氣話,各自敬了一杯酒。不過他們更喜歡跟章惇、李清臣等人交談。

“簡王殿下,在下耶律大石,字重德,有幸拜會殿下,實在是榮幸。”一位契丹少年郎氣宇軒昂地過來,拱手見禮。

耶律大石?西遼開國皇帝?

“殿下,耶律大郎是耶律正使的長子,遼國太祖皇帝八世孫。此次作為使團隨員前來。”旁邊的鴻臚寺官員連忙介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