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氣個球啊!我掙得是辛苦錢,那比得上張雍那個王八蛋。”王員外氣餒地說道。

好比掙了萬貫家財,正洋洋得意,發現自己的家產只是別人的零頭。在人家面前,自己還是窮人。

“是啊,張雍那個王八蛋,利用同窗、故交等各種關係,從河北往北面賣糧食、鹽巴、茶葉、鐵錠,再往南邊販馬走皮毛。不僅不繳稅,還全是他孃的違禁品。”

範員外也感嘆道。

“違禁品好,不違禁他能賣那麼高的價錢嗎?”

王員外也忍不住嘆息著,臉上的肥肉也陷入到深深的痛惜中。

在薛樓另一處寬闊的雅間裡,一群雅士們也看到趙似怒馬收趙偲的那一幕。眾人的目光都投注在遂寧王趙佶身上。

這些人除了李公麟之外,還有給事中趙挺之,左司諫吳材,太常博士劉正夫,太學錄事白時中和名士李邦彥。

“簡王好生霸道啊。只是如此莽撞,不知後果,一味弄險,不是朝廷幸事。”趙挺之朗聲說道。

今天是白時中為了巴結趙佶,託了李公麟的關係,又搭了人情臉面,請了趙挺之、吳材等幾位來。

見到趙佶目睹剛才街面上一幕後,有些鬱鬱不樂,心裡大悔,不該選這個倒黴地方啊。

白時中盤算一番後,開始挽回局面。

“簡王不知兵戈兇險,居然自請領兵去進剿荊山賊,剛愎自用,難以長持啊。”白時中眼珠子亂轉,就像玻璃球在碗裡亂滾。

嘴裡先暗暗踩了趙似幾腳。

看到趙佶臉色微微轉緩,心裡大定,給吳材使了個眼色。

劉正夫卻搶先開口了,“荊山賊吾聽說過,聚眾萬餘,甚是悍勇。周圍四州禁軍遏制不得。吾等擔心,其襲犯運河,亂了漕運,那就是大事。”

趙佶耷拉著眉毛,神情複雜地說道:“皇兄正是聽了十三哥如此進言,定下讓他帶兵進剿。我的十三哥,又要立功了!”

聽著這有些泛酸的話,吳材眼珠子一轉,“大王,我們何不將計就計?”

“如何將計就計?”趙挺之好奇地問道。

“李士美不是在主編《京都院報》嗎?簡王殿下用兵事宜,我們可以一一詳細地刊登在報紙上,抽調哪處兵馬?何處集結,幾日出征,沿途何處。此乃光明正大之事,如何刊登不得?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吳材一臉正氣地說道。

白時中鼻子就像聞到美味的狗鼻子,上下不停地聳動著。

他揉了揉鼻子,悶聲說道:“荊山賊不會看報紙吧?”

“總有識字的人吧。《京都院報》有很一大部分沿著運河出到江寧東南,其中有幾份路過荊山附近時,被當地人買走,如何碾轉去了荊山賊手裡,那就不得而知了。”

說完後,吳材謙和地笑了笑。

雅間裡一片寂靜,剛才一直沒出聲的李公麟突然起身道:“大王,老夫有一幅畫,終究不得其法,還請殿下幫忙看一看,給予指點。”

趙佶愣了一下。

劉正夫跟著起身道:“李公大作,在下還求目睹一二。殿下,就讓在下陪你一起去李公處觀摩。”

趙佶反應過來了。

“好!高俅,叫人去結賬,我們去龍眠公處。”

門外應了一聲。

趙佶起身,和氣地向白時中諸人拱手道:“蒙亨先生,你的盛情本王心領了。這頓我請。下回有空,還請諸位俊才到王府一敘。”

說到這裡,趙佶特意對著李邦彥微笑示意,“你辦的《京都院報》,很好,本王很愛看。後續多少花費,只管找王府管事支取。”

“謝殿下!”李邦彥激動地說道。

其餘趙挺之、白時中、吳材也起身,恭送趙佶、李公麟、劉正夫離開。

重新坐下後,吳材冷笑一聲,“李龍眠,老滑頭。劉德初,更是個機靈人。趙公,你說當何如?”

趙挺之捋著鬍鬚,正氣浩然地說道:“讓簡王得個教訓,吃一見長一智,於他個人,於朝廷社稷都是好事,照行吧。”

李邦彥臉露喜色,連忙起身拱手道:“小的一定竭盡全力,為諸公辦好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