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開封府裡沒有鍘刀(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封府衙門也就那樣,沒有想象中的龍虎狗三口鍘刀。
這種有違法治的街談巷語之物,肯定不會存在的。
趙似跟著權知開封府事溫益走進開封府,滿衙門的人都出來相迎,品階低的,都擠不進隊伍。
“本王只是來問問兩家兒女失蹤案的進展。被當街喊冤,總得有個交代。”
趙似微笑著說明來意。
溫益指了指張叔夜,“有勞嵇仲向簡王說一說案情。”
“是。”
被引進張叔夜的公事房裡,對坐奉茶,直接細說起案情。
“大王,屬下已經細細盤問過兩家相關人等。這兩戶人家,一戶姓王,一戶姓張,都是殷實人家。”
“王家的兒子十四歲,兩個月前在建隆觀遊玩時走失。張家的女兒,十五歲,一個月前跟著同伴去上方寺上香,突然不見了。”
“王家五郎很少出門,那天正好是有親戚家娶親,他跟著家人去喝喜酒。時間尚早,就跟著叔伯兄弟們去附近的建隆觀遊玩。結果一轉身的功夫,人就不見了。有人說看到王四郎跟著遊人出了建隆觀,估計找不到回去的路,迷路了。然後被歹人們給擄了去。”
“也有人說,是王五郎長得俊秀,被某大戶的女眷拐了去,藏在高門深院裡。那天正是玉皇誕辰,官宦人家紛紛去建隆觀祈福,來來往往有不少貴人家眷出入。”
張叔夜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繼續說道。
“張家姐兒也差不多情況。張家算是大戶,姐兒們都是養在深閨裡,少有出來拋頭露面,門防森嚴。所以與人私奔之類的話,都是不可信。”
趙似聽到這裡,默然了一會,“嵇仲先生,柺子那裡有沒有查問過?”
“大王,何勤壽事發後,開封府和軍巡院聯手,把開封城裡的專對小童、女子下手的柺子,進行了一番清理。明面上的都被打掉了。屬下問過牢裡關著的柺子頭,沒有柺子對這兩人下過手。”
看到張叔夜欲言又止,趙似問道。
“嵇仲先生,有話請直說。”
“大王,開封城裡地下溝渠極深極廣,遍佈內城外城。陰暗潮溼,四通八達。常有不法之徒,糾集其中。自名為‘無憂洞’。他們拐賣小童,搶擄婦人,多藏於洞中,供人淫樂。號‘鬼樊樓’。從立朝至今,朝廷和開封府屢次進剿,都難除根本。”
“大王,屬下擔心,王家四郎和張家姐兒,被擄進了無憂洞,那就蹤跡難尋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怕是難以向王家和張家交代。”
趙似緩緩點頭,“無憂洞的事,後面再說。治亂要治窮。只有讓開封城百姓都安居樂業,流離失所的窮苦百姓絕跡,無憂洞才能根除。這世上,真正一心為惡的人不多,多的是窮困起歹心的人。”
“治亂要治窮!大王明見。”張叔夜感慨了一句。
“遵殿下吩咐,無憂洞暫且按下不表。屬下找人打聽過,無憂洞的那些歹人做事謹慎,只是對普通百姓下手,稍有家境背景的不敢招惹。因此,可以暫時把無憂洞這點排除,勘察其它方向。”
趙似想了想,“不管如何,王四郎和張姐兒的失蹤,建隆觀和上方寺都逃不離干係。這兩家的提點和監寺,嵇仲先生有沒有去查一查?”
“大王,屬下還要稟告的就是這件怪事。”張叔夜答道。
“屬下前天派人把建隆觀庾提點,和上方寺圓慧監寺都喚到開封府,細細盤問過一回,暫時沒有問出什麼來。可是今天一大早,建隆觀的道士和上方寺的和尚到開封府報案,昨晚這兩位一個上吊,一個服毒,都死了。”
趙似連聲冷笑,“不打自招啊。王家四郎和張家姐兒的失蹤,還真跟庾提點和圓慧監寺有關聯。嵇仲先生,王家四郎和張家姐兒有什麼共同點?”
“共同點?”張叔夜目光閃爍地答道,“大王,兩人都是雙瞳之人。”
“雙瞳之人?一目兩眸,相術說是大吉大利、富貴尊榮之相。”
張叔夜輕輕地補了一句,“還是帝王之相。”
“帝王之相?”趙似輕笑了兩聲,搖了搖頭,不置可否。
“大王,屬下帶人勘查庾提點和圓慧監寺身故現場,發現蛛絲馬跡。只是屬下想問問,還要不要往下查?”
當然要往下查了!
趙似幾乎要脫口而出,可是瞬間想到張叔夜不是優柔寡斷之人。
他如此問,應該有深意。難道察覺到什麼?
雙瞳之人,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