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許久,章惇才喟然開口:“現在算來,俺們該推舉端王,嗯,現在應該叫遂寧王。”

“他恭順謙遜,好文向學,風雅絕倫,名聲卓佳,又是諸皇弟實際最年長者。而他也聰慧,早早就討好接近娘娘。”

李清臣搖搖頭,輕聲道:“端王殿下書畫皆學前唐薛少保(薛稷)。書法用筆纖瘦,結字疏通,幾近自成一家。花鳥人物,華麗精妙,造詣頗高。詩詞文采,為世人稱頌。只是有傳聞說他是南唐李後主轉世。”

說到這裡,李清臣臉色凝重,“無論是亡國之君,還是報前世滅國之仇,都不是什麼好事。”

“這是市井傳聞,齊東野語!趙十一文采卓異,風流近於李後主,很多人就信以為真,頗有非議。不過他性子沖和,少毅力乏堅韌。如此性情的人君,對於做臣子的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

李清臣聽出章惇話裡的意思。

性子沖和,少毅力乏堅韌,無非耳根子軟,容易受人擺佈。

“章相,你所言極是!與十一相比,十三確實不是良選。任俠好義小簡王!呵呵,聽說還騎射皆佳。如生在開國之時,大可鷹揚虎騰。只是這太平盛世,難為明君啊。”

“邦直,既然如此,你可知本相要助他打壓端王嗎?”章惇突然笑著問道。

“邦直不知。”這正是李清臣一直想問的。

“定奪新君不在吾等,也不在官家,在慶壽宮。”章惇的話有些飄浮。像是飄在空中的肥皂泡,你想抓又抓不到。

李清臣知道向娘娘內心深處的那個結。

“妙!向娘娘是外柔內剛之人。簡王趙十三越是揚名,向娘娘心裡的那根刺,就刺得越深!”

章惇笑而不語,但臉上那個笑容意味深長,讓人難以捉摸。

李清臣沉思一會,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

“簡十三雖然已經洗心革面,又是官家同胞弟。但他尚武好勇,志向高遠。而今時勢艱難,吾等竭力維持,如履薄冰。官家親政以來,紹聖紹述,連連對河西家用兵,已經民聲鼎沸。要是再出一位愛折騰的新君,那要天下大亂!不行!絕不行!”

李清臣激動地站了起來,臉色惶恐,雙手胡亂地揮舞著,像是在趕走什麼毒蛇猛獸。

章惇眼睛閃過怒火,對河西家採取攻勢是他一手主導的,想不到在李清臣嘴裡居然如此不堪。

看來他雖然支援變法,可骨子跟其他舊黨人一樣,以為崇尚節儉、不啟兵戰就能國庫充盈,天下太平。

或許,熙寧新法在他眼裡,只是簡在帝心、平步青雲的工具而已。

依照年輕時的脾性,章惇早就怒髮衝冠,當晚就寫摺子,把這位幫助他恢復青苗、免役諸法的同相參倒。

只是這些年風風雨雨走過來,章惇知道掩飾自己的情緒。

尤其是現在官家不再完全信任他,許多人聞弦知音,紛紛冒頭。

事事艱難,讓章惇有些意興闌珊。

默然許久,章惇只是喟然道:“如此只是人算,天意如何,又有誰知道呢?”

李清臣正要出聲反駁幾句,門外有人稟告:“主君,李家十五郎來了。”

“叫進來。”章惇恢復正常,給了李清臣一個眼色,朗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