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異論相攪(第1/2頁)
章節報錯
官家知道親弟弟雖然人很聰慧,經常突發奇想。但確實讀書少,很多書籍上的典故,根本不明白。
“‘異論相攪’此典故,出自真廟先帝。當初真廟先帝用王文穆(王欽若)為相,又把他的政敵寇忠愍(寇準)同為相。時為太子的仁廟先帝不解,真廟先帝解釋道,‘且要異論相攪,即各不敢為非’...”
說到這裡,官家心有所悟,看著趙似,有些疑惑地問道。
“十三哥,你贊同範次公召回舊黨老臣的建議?”
“六哥。前幾日俺在某份邸報上看到‘異論相攪’,向嵇仲先生請教過,若有所思。今天範次公又提及黨爭之事,俺覺得這句話越想越有道理。”
官家身子揹著靠幾,往後一傾,大半個臉隱入到陰影之中。
“哦,什麼個道理?”
“元祐更化,保守黨那幾位執相,一朝得權,便大洩私憤。把支援新黨之人,一律貶逐至瘴疫橫行之地,恨不得將新黨諸人趕盡殺絕。已然是壞了祖宗之法。”
官家聽到這話,身子往前一傾,整個臉都露在陽光之下。
“哦,十三哥,你繼續說。”
趙似心裡輕輕舒了一口氣。
勸人第一要訣,不能在牴觸情緒下勸說,否則天大的道理對方也聽不進去。
所以趙似先把皇兄心裡最恨的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不動聲色地踩了踩,讓他心安氣順,這才繼續往下說。
“三公如此作為,不僅是壞了真廟先帝的‘且要異論相攪,即各不敢為非’,更是壞了父皇的規矩。當初不管王荊公等新黨如何咄咄逼人,父皇也只是把三公等舊黨眾人,另置西京、大名和潁州等地,繼續委以重任。”
官家忍不住連連點頭。
“六哥,元祐更化,這些人啟了壞頭,君子之爭變成了你死我活的黨爭。肆意貶逐敵手更是有‘洩私憤汙上名’之嫌。”
“‘洩私憤汙上名’?你說得再清楚些。”官家目光一凜,連聲追問。
“痛下辣手,把政敵逐去天涯海角,他們是清靜痛快了,私人恩怨了結了。可是六哥你的名譽呢?天下人如何看你?後世人如何看你?史書如何評價你?”
趙似三個如何追問出來,官家的臉色一次白過一次。
是啊,把舊黨之人一貶再貶,章惇曾布等新黨是得意非凡,可天下人如何看自己?
睚眥小人,無容人之器量?連先帝氣度的一半都達不到?
官家突然感覺到此前小報裡的這些話,突然變得尖銳鋒利,直貫他的心房,把他心中一塊凝固許久的淤塊刺散開。
“十三哥,把那些人都召回來?”官家遲疑地問道。
“六哥,要俺說,就學學父皇的手段。在西京洛陽新設一個弘文館,把那些人都安置去那裡。榮養起來能花多少錢?”
說到這裡,趙似直起身子,神情有些激動。
“六哥,俺上回跟章相在垂拱殿撕鬥,絕不是私怨。俺就是看不慣他們旁若無人的樣子。”
“六哥,你對新黨眾臣是怎麼樣,俺們是看在眼裡的。肝膽相照,恨不得把心都掏出來。天下非議、青史譭譽,六哥你一人全扛著。”
“可是那些混賬在洩私憤,公報私仇的時候,有沒有替六哥你想過?六哥,你是天子,大宋官家,可不能這般縱容他們。幹得好繼續幹,幹不好有人可以替換他們!”
聽到這裡,官家終於聽明白十三哥苦口婆心一番勸告裡的深意。
是啊,以前父皇為什麼把舊黨眾臣就放在開封附近?就是在警示那些新黨大臣們。
你們好好幹!不好好幹,朕隨時可以召人來替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