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微微一笑,“十三哥,是不是嵇仲先生做過蘭州錄事參軍,曾在西陲從戎戍邊?還有劉仲偃,也是因為他在秦州隴城做知縣,不僅能理民政,也知軍事吧。”

趙似赧然一笑,“十三藏著的這點小心思,還是瞞不住六哥。”

官家指著趙似哈哈大笑,然後暢快地說道:“好!嵇仲、仲偃兩位先生為簡王府贊翊侍講,俺準了。”

“謝六哥!”

官家越發地欣悅,抽出一封文書,遞給趙似。

“十三哥,你看看這個。俺有御筆六百里加急給西軍,言明調將進京的目的。這是六位將軍的回信。”

趙似看完這份种師中、姚雄、劉法、楊惟忠、趙隆、高永年六人聯袂簽署的上疏,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他抬起頭,對官家直言道:“六哥,六位將軍言之有物。京畿禁軍,雖然經歷父皇裁冗汰弱,但是這些年過去,魚龍混雜,兵員素質已然不堪。”

“十三看到一份奏章,言及太祖皇帝定下規矩,禁軍神衛軍招募標準為五尺七寸三分1,龍衛軍為五尺七寸1。然紹聖年間,兩軍闕額甚多,招募不足。樞密院特意奏請,許二十五歲以下權減兩指2,三十歲以下權減一指。”

看到皇兄聽得聚精會神,趙似心裡大定,直了直腰,繼續朗聲說:“這還是明面上的。那份奏章說,暗地裡,招募官吏徇私舞弊,輕者身材矮三四指,只要少壯者,都收募;重者或以老小為丁壯,或以病患為強健。現在京畿禁軍中,多是怯弱不合格,充數混糧餉者。”

“兵員如此不堪,讓六位將軍整飭振武,編練精銳,確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官家點點頭,面色凝重,先讚許了一句,“十三哥,你真的很用心在武備上,說得頭頭是道,言之有物。”

“俺也垂詢過副殿帥君瑞將軍3。他性子直爽,說得比這個還要不堪。以他經年宿將的經驗和才幹,也只能整飭值宿班直,不敢去動禁軍。”

說到這裡,官家滿臉憂患,喟然長嘆,“長此以往,當如何是好!”

這些日子,趙似反覆推敲皇兄在軍事方面的想法。

堅持在西北用兵,直至攻滅夏國,收復河西,這是父皇的遺志,皇兄親政後也一直堅持在做。

現在與夏國和議,但大家都知道,這只是下一次戰事的間隙休整。

但是堅持西北用兵,就會出現一個大問題。

現在西軍已經打成天下有數的悍軍,再打上十幾二十年,還會更強。

趙似查閱過資料,西軍里名義上是陝西六路的禁軍,但是裡面有大量的效用軍、鄉兵、蕃兵。經過數十年的戰火淬鍊,不僅成為一支強軍,還幾乎遊離於朝廷的禁軍體系。

偏偏京畿的禁軍又羸弱不堪,一灘爛泥,想扶都扶不上去。

這樣就違背了強幹弱枝的祖宗之法,變成了弱幹強枝。

這一點,讓皇兄很是焦慮。而這也是自己插手京畿禁軍、掌握兵權的大好機會。

趙似在心裡細細斟酌了一遍,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六哥,十三選中仲偃先生,是看到他去年年底透過秦州轉呈樞密院的一份文書,說熙河等地安置的蕃部,有功不賞,還肆意盤剝,已經積怨頗深,恐有變亂禍事。”

官家點了點頭,他知道趙似所說的熙河蕃部,是朝廷在熙河開邊後,投降歸附的吐谷渾、党項、回鶻、羌人等部。鼎盛時有三十萬帳,分在熙河、秦鳳等路的州縣。

這些人時叛時附,是西陲邊疆很不穩定的因素。

“仲偃先生要求對這些蕃部一視同仁,有功必賞,恩威並施,以籠其心,收為驅用。”

說到這裡,趙似聽了下來,似乎在遲疑猶豫。

陽光從窗框裡透進來,投在官家削瘦的臉龐上,照出一片陰影來,讓他顯得更加瘦弱。同樣的陽光,投在趙似的臉上,卻浮現出一層金光,顯得更加俊雄。

官家看著趙似的臉,恍惚了一下,然後正了正身子,朗聲道:“十三哥,你有什麼想法,只管說來。”

1.宋尺五尺七寸三分,大約一米七八左右,五尺七寸,大約一米七七左右。

2.一指約宋尺半寸,合大約3.1厘米。

3.姚麟,字君瑞,五原人。名將姚兕胞弟。有威名,在關中與兄姚兕並稱“二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