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飛人大戰,蘇風加冕冠軍》

《蘇風再破記錄,征服日本觀眾》

《紅色之風颳遍世界,距離世界紀錄只差0.01秒》

《劉宇翔再次戰勝約翰遜,開創新的時代》

第二天早上,人們一起床就被鋪天蓋地的新聞淹沒了。

此時08年奧運會還沒有開始,但是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國人對奧運的熱情,是在08年到達了高峰,在此前的幾年也是非常瘋狂的。

無論是京城那些練習英語的大爺大媽,還是其它地方街頭巷尾的群眾,此時早就開始自發的為奧運預熱了。

因為對中國人來說,這不止是一屆奧運會,而是民族復興的一個重要節點。

我們的民族曾經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頂點,但在近代也經歷了百年的滄桑。

而中華民族之所以立於世界幾千年而不倒,沒有像其它的古文明一樣沉淪,消失,靠得就是根植於心底的奮發向上的意志。

從二戰之後,像阿根廷和巴西這些國家,在八幾年的時候就曾經到達了中等收入,但之後就開始萎縮。

說是中等收入陷阱,不如說是本國的人民富裕起來之後就開始享樂,靠著資源獲得了不菲的收入之後,就沒有了動力。

但中國不一樣,當初的八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其實換得可不只是飛機,還有八十萬噸乙烯等極其重要的,但老百姓卻不怎麼清楚的基礎重工業裝置。

中國人就是靠著一件件侵染著血汗的襯衫,打實了工業的基礎,打通了從重工業到輕工業再到高新產業的全產業鏈,最終才成就了世界工廠和基建狂魔的威名。

而像後來的越南和印度,雖然一直被歐美國家叫囂著要轉移產業過去,其實都是一些下游產業。

越南紡織貿易的布匹原材料,印度藥品的原料藥,百分之八十都是由中國供給。

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直接從容易賺錢的輕工業開始發展,沒有重工業的基礎,再花團錦簇的局面,也只是空中樓閣。

而中國人民,卻是從距離賺錢最遙遠的基礎化工開始,一步步夯實道路,最終開始騰飛。

而2005年這些年份,就是正式開始騰飛的起點。

在這個時候,正是民族自信與不自信交織的時候,人們自信於自己的民族,但同時又對還沒有看到的成績不那麼自信。

而08年奧運會,就是能看到現實成績的機會,舉國辦奧運,絕不是官方的一句口號,而是民族要復興,舉國群眾在心底裡發出的吶喊。

因此,在這個時間,無論是大姚還是劉宇翔,蘇風,這些強勢的運動員,無論哪一個,只要出了成績,都會受到人們的追捧,這不是追星,而是發自內心的渴望,渴望證明中國人,哪怕經歷了百年的低谷,依然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