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9日,京城演播室。

“劉指導,這次男子200米的比賽,由於博爾特和蘇風在100米出人意料的表現的關係,因此引起的關注格外的高。

根據我們收集到的資訊,到時候中國的觀眾中會有百分之八十關注我們的體育頻道,關注200米這一單一賽事,可以說是自創臺以來難得的盛世。

即使是網路時代來臨之前,整個電視臺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況。”

“是呀,這就是競技體育,一切以實力說話。

而我們不得不說,同樣是競技體育,有的專案天生就具有超強的吸引力。

而男子短跑專案就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有著巨星級運動員的時候,即使是NBA的搶七,足球的歐冠都難以與之相比。

唯一有可比性的也就只有世界盃的決賽了。

博爾特和蘇風這兩名運動員可以說就是為了短跑而生的。

我們這麼多教練,教授,運動學科學家對他們已經進行了無數的分析。

到現在也無法解讀他們速度真正的秘密。

唯一能明確說明的,就是他們身體的骨骼和肌肉線條極其符合運動規律,能最大限度的釋放人體的速度潛能。”

“那麼對於這場200米的決賽,您怎麼看。蘇風贏的機率是不是更大一些?”

“這個,我真不敢說。我是希望蘇風能贏。

但是100米的比賽想必你也看到了,他和博爾特就差了百分之一秒。

可謂是騎虎相當。

即使是再跑一次100米,我也不能肯定的說誰能贏,就別說更復雜的200米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訓練,蘇風的二百米過彎,用我們中國的話來說就是已入化境,但是博爾特同樣不差。

他可是從200米起家的。”

“這麼說,在賽前預測的話,我們還是隻能給出勝負各半的答案?”

“沒錯,恐怕就是這樣。”

“不過這其中有一個是我們中國人,這應該已經值得我們驕傲了。更別說蘇風在百米的9秒44,已經被無數的網路和紙質媒體放在頭版的位置了。”

“我們看到,比賽場地開始騰出跑道了,按照時間,200米的決賽應該要開始了。

先出來的是張陪蒙,他以20秒02的成績拿到了決賽最後一張入場券,因此被排在了第二道。

第二個出來的是謝振業,他以19秒99的成績進入決賽。這名運動員身體條件也是非常之好,但能走到這一步,也真的是很不容易。當然,也有何教練慧眼識珠的原因。將他從市級隊伍直接調到了國家隊,接受了最好的訓練,沒有浪費他的天賦。

就像當初蘇柄天進國家隊的時候我也經手過資料,即使是現在回憶,也看不出他能有現在這樣的閃光點。

當時他能進國家隊,可以說多虧了何教練的面子,甚至蘇風都為蘇柄天說過話。”

“當初蘇風也為蘇柄天說話了嗎?”

“當然,這個現在說也沒什麼了,畢竟蘇柄天也是跑出來了。當初的蘇風已經是國家隊的國寶了。說話的分量很重。如果不是他也發話了,蘇柄天想進入國家隊,在當時來說根本不可能,畢竟連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成績都沒有達到。”

“接下來第四道是布雷克,第五道是博爾特,第六道是蘇風,第七道是阿薩法鮑威爾,第八道是加特林,第九道泰森蓋伊。”

“這幾乎就是100米決賽的翻版。不過也屬正常,100米運動員兼跑200米,這在田徑界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們能在100米跑進決賽,就證明他們有這個速度實力,再去跑二百米自然是如虎添翼。

尋常二百米的選手很難在最後的直線加速階段對抗他們。

這個方面蘇風和博爾特就是其中最強的代表,只要讓他們在彎道階段取得了領先,哪怕是平手,剩下的將近一百米的直道,就會變成另一場百米的決賽。”

場上,八名運動員相繼站在了自己的位置。

200米的起跑線並不在一條線上,因此各個運動員左右一看就可以輕鬆的看清其他人的情況。

這次的200米決賽,雖然與100米決賽的時候相差不遠,場上的主要人物也沒有太大變化,但是每個人的神色卻都有了些不同。

像是博爾特,自從站在跑道上開始,就在那裡不停的禱告,好像再也沒有了其它思想。

而加特林和鮑威爾等人,都是冷著一張臉,有點苦大仇深的意思,但如果細看眼神,卻是比100米的時候還要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