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把蘇風和博爾特兩人分別一金一銀的成績肯定的解讀為兩人實力勢均力敵,而且是超出以前人類認知情況下的勢均力敵。

這是第一次有主流媒體肯定的做出這樣的判斷。

接著,明鏡週刊的編輯就世界觀眾的角度甚至是人類的角度解讀了兩人相互競爭的好處。

如果只有一個人一直遙遙領先,每次比賽都失去了懸念,這會使比賽的觀賞性大大降低。

但更重要的是,失去了目標,會使運動員快速的從巔峰墜落,歐洲足壇這樣的例子就屢見不鮮。

而對於意義深刻,代表人類速度極限的100米來說,這就是人類巨大的損失了,下一次出現這種天賦異稟的運動員還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

但是這樣的運動員一旦有一個騎虎相當的對手,兩個人競爭起來,比賽的觀賞性大大提高不說,還會在競爭中讓兩個人始終保持狀態,為了贏得對手,不斷的努力,同時不斷的突破人類速度的極限!

這篇文章可以說是世界主流媒體對兩人最客觀和深入的報道,也贏得了大多數民眾的贊同。

至於在中國國內,事情就比較複雜了。

大多數民眾都是比較冷靜的,蘇風輸了一場也沒有什麼,中國有這麼一個運動員已經值得慶幸了。

不過爭論還是有的,畢竟武無第二,中國許多老百姓一直偏向於蘇風的去解讀,有一些又按照事實來解讀,兩邊爭吵,一時半會兒是停不下來了。

不過這倒是方便了媒體,許多媒體都恨不得把蘇風和博爾特供起來,這就是流量啊。

而在此時的柏林,蘇風已經和隊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接力的訓練當中。

其實該練的在來柏林之前已經訓練的非常好了,不過競技比賽就是這樣,尤其是接力這樣比較複雜的短道專案,只要比賽沒完,是不可能讓人放心的。

不過此時眾人訓練的重點只是在交接棒和起步這一段,剩下的途中衝刺則被暫時放下,畢竟要消耗大量的體力,還會使身體疲勞,此時不宜過量。

8月22日,下午16點整,參加男子4×100米接力第一組的六支隊伍已經準備就緒。

這次世錦賽的接力賽,一共有十八支隊伍參加,分成了三個小組,每組六支隊伍。

小組前兩名直接晉級,剩餘的則選擇成績最好的兩支隊伍晉級。

而中國隊就被分在了第一小組之中。

這一小組除了中國隊之外,還有日本,泰國,英國,德國,義大利隊。

英國隊是接力的傳統強隊。

日本隊和泰國隊則是中國隊在亞洲最強的對手,其中又以日本隊更為強大。

這一組,除了中國隊之外,最強的應該就是英國隊和日本隊,但是因為中國隊有了蘇風這最強的一棒,反而成了這個小組的種子選手,晉級應該不成問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