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小圈子的圈地自嗨,沒有讓粉絲集資沖銷量,預售量是靠宣傳動作和專輯質量一點一點從路人群體中拉起來的。

就在這種各平臺齊吹,把音樂愛好者們的興趣徹底吊了起來的氛圍中,專輯裡的第二首新歌——《孤獨患者》正式上線!

強勢回應了全網歌迷的好奇,到底有沒有必要那麼吹?

名字這麼矯情裝逼的一首歌,竟然裝得如此有水平,完美搔到不少文青的癢處!

“竟然沒吹破!”

“我開始覺得不是樺鈉全網撒錢餵我們吃屎了……”

“你們去聽《開到荼蘼》,《孤獨患者》是我的,我太愛這首歌了,還沒聽完就聽哭了。”

“如果剩下幾首歌不是湊數的,以後我就是汪川腦殘粉!”

——“《煩惱》汪川都沒放進去,必然不是湊數的!音樂現場yyds!雖然阮秋水最先說是汪川歌迷的,但是現場最先吹汪川的!”

——“阮秋水說是歌迷就是在吹汪川啊。”

——“講個鬼故事,現場之前竟然吹這首歌是最含蓄的……”

“這首歌我覺得比之前的都好聽。大老爺們第一遍沒哭,聽第二遍實在沒忍住。”

——“笑出了聲?”

“重複的問,這個汪川之前出道的兩年都在幹什麼啊??!”

“掉眼淚時,用笑掩過,笑越大聲,就越殘忍……這唱的不就是我嗎???”

——“別跟我搶!”

“汪川演技粉報到!你們為什麼不注意看這次MV汪川的獨角戲多麼精彩?”

……

全專歌詞放出之後,針對專輯主題的解讀,做閱讀理解,又讓營銷號們賺了一波流量。

汪川發專的動靜太大了,發歌詞也能引起一定的討論。

歌詞繼續回應了越來越高的期待!

“就這個歌詞,已經可以提前下定論了,神專無疑。詞作的基礎在這裡,整張專輯垮不了的。”

“詞曲都是汪川就算了,編和製作汪川的名字也在獨濁前邊……”

“我提前接受汪川是難得一見音樂天才的事實,可這變化是不是真的太大了?”

“上個月當我們在罵汪川的時候,汪川在做什麼?”

“額……專輯裡沒有姐姐。”

——“你姐姐在第一首歌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