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也準備了要找營銷號發通稿吹,但通稿開吹利用口碑吸引影迷點進去觀看,是準備在電影上線的第二天才開始進行的宣傳手段,不過也沒找這麼多。

一部S+級網大宣傳費用也沒多少的。

而且電影上線確實要宣傳,但這種型別片都是賣口碑的,汪川的名氣吸引第一波觀看的觀眾,再找一兩個電影kol吹吹,汪川再主動宣傳宣傳。

可網上的這一通自來水狂吹,令宣傳團隊猝不及防。

沒準備給你們錢啊!

電影剛上線的一兩個小時,資料確實只能說,付費人數不到百萬,應該大部分都是汪川粉絲,而且微博和評分網站上電影都沒看完就匆忙給出差評的也不少。

“這種純新人的簡單影片都敢收費是不是瘋了?汪川粉絲的錢真好騙。”

“騙子!根本就沒有汪川!”

“故弄玄虛好無聊。”

……

然而,等電影上線後剛過一個半小時,正好是電影看完的時間,大批次的好評就開始湧現了。

先是汪川粉絲吹,然後是路人跟著吹,再就是營銷號們跟餃子一樣跟著下場吹。

有《悠長假期》這部成功的作品再前,對營銷號們來說,能不能拿到汪川公司的營銷費另說,這部汪川新編劇的電影肯定是先要看看的。

現在的汪川可是最好的流量密碼之一了,上次《悠長假期》沒能吃上汪川粉絲的紅利,但影視領域汪川粉絲的紅利依舊還在,因為汪川在這方面依舊是新人。

這次只要影片不是太差,隨便吹一吹,就能吸引到大量汪川粉絲關注。

粉絲量上去了,接廣告恰飯的時候也能開更高的價格。

吃完飯,泡杯茶,點開電影介面,付費,盤起腿,發散思維,好好想想怎麼吹才能讓汪川粉絲看完興奮得立刻點關注。

頭疼。

前十分鐘實在頭疼,雖然不是不能尬吹,但汪川拿出來的活兒也太糙了……

吹鏡頭,吹演員表現,吹氛圍……今天狀態實在不好,不然換明天再看,再想辦法吹好了。

點X之前……好像開始有點兒意思了啊。

不是吧!

這個展開!

汪川有點牛比……

不知不覺看完!

呼!

這不就是營銷號最方便吹的電影嗎?

小成本!

燒腦!

驚悚!

國產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