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川回到公司後,跟潘靈海隨口提起趙安抱怨的這個製片。

畢竟這人應該是她的前同事。

“施巖挺有能力的啊,雖然每位製片的風格不一樣,但施巖這種才是製片正常的工作狀態,專案賺錢才是第一位的,各方的關係也需要他去平衡,如果拍戲只讓導演隨便發揮,大部分公司都要破產倒閉了。”

潘靈海言語裡還很欣賞他。

“那你們公司怎麼被收購了?”

汪川挺好奇的。

“……被收購跟破產又不一樣,”潘靈海先解釋,“這是資本層面的問題,聯合起來做大規模後,他們在市場上的話語權也會更強。《悠長假期》原本企鵝想放到今年夏季播的,一般的小公司可沒有能力跟企鵝談論檔期安排的事情,比如我們。”

“好吧。”潘靈海主動扎心,汪川也不好繼續說什麼了,又問了個問題,“《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他們都不準備演嗎?”

這電影講的是一群朋友在一起聚會聊天,房間的燈突然滅了,燈再亮了之後,他們發現在每次一抉擇中都分裂出了一個平行世界,那些世界裡都有自己這樣一群人在聚會,就在彗星經過的這一晚,這些平行世界互相之間短暫重合了,他們看到了那些自己,也可以進入不同的世界。直到天亮之後彗星遠離,一切才恢復正常。

找間房找張桌子就能拍的電影,最好的小成本科幻片之一。

小成本的電影有很多,比如同樣一間房就能拍《這個男人來自地球》。但《地球》對絕大部分觀眾來說,實在太無聊太嘴炮太催眠了。

相比之下帶有驚悚感的《彗星》就更容易讓觀眾接受,影片中的細節也有值得討論的地方。

《彗星》還有可能慢慢火起來,搬《地球》尬吹都很難吹起來。

一共八位演員,基本都沒有演技要求。

汪川原本的意思是給山海音樂的幾位歌手一個機會,讓他們過過演電影的癮,結果竟然沒有人報名。

“他們專心當歌手不也挺好。”潘靈海笑了笑,“反正演員肯定是不缺的,大小是部電影,劇本還這麼有意思,你再找幾個朋友一起玩也行啊。”

“也是,沒必要勉強。電影開拍的時候通知我啊,公司裡的第一個專案,我得在。”

汪川又提了下。

“當然你得在。”

潘靈海應道。

這部電影拍著玩,真賺不了錢也不當緊。

汪川這兩年掙了不少錢,也沒買大別墅,給公司加福利,給觀眾買水果,在這些高階趣味上花花錢有意思多了。

《彗星》很快就正式開拍,地點是在景謙的大別墅。

“……你都有大別墅啊。”

汪川羨慕不已。

“這別墅位置偏得很,我都沒來住過。而且價格也就幾千萬,還不如你的大平層呢。要不然咱倆換換?反正你都在樓下跟阮秋水一起住,房子一直空著。”

景謙笑道。

“想得美。”汪川果斷拒絕,“黃洋都難得有興致來演電影了,你不考慮也演個角色?”

“n+1的那堆事情你替我處理啊,等一會兒開機了,我就得走。”景謙搖搖頭,“今年對n+1太關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