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公司事務(第2/3頁)
章節報錯
“好。”
汪川再次答應。
李紅陽所說的,是山海音樂準備做聯絡國內的一些知名歌手,進行一些合作,來吸引國內樂迷的關注,同時也算是活躍當前的音樂市場環境。
當然,更是想逐漸增加山海音樂在國內市場的影響力,也就是混混人緣。
曾經山海娛樂那個小綜藝工作室所提出的,為社會上一些特殊的人寫歌就在其中。
汪川聽說還有想做亂七八糟主題的,像是什麼主流歌手演唱二次元風格的歌曲,科幻主題,與故宮博物院融洽的合作後進一步互相有意的國寶主題,或者是專門的男女對唱主題……
這種企劃做起來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就是看圈內人脈資源如何,別人給不給面子,以及參加後能得到多大的關注。
而如果是現在的汪川準備牽頭帶著國內的歌手們玩一玩的話,還是比較好支稜起來的。
汪川想這麼玩也是因為天天發專輯編故事編煩了,而且好多喜歡的歌曲編不進去……
按照李紅陽的意思,這也是可以當成綜藝來做的——做成綜藝會有一千萬人看的話單純發歌也就最多一百萬人聽,每年一個主題拍一季,還可以把名字叫做《汪川和他的朋友們》之類的。
有點像是給汪川衝國內音樂市場帶頭大哥地位的感覺……領軍人和帶頭大哥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汪川現在是完全無可爭議的華語樂壇領軍人。
等掛了李紅陽的通話後,汪川又和潘靈海接通了影片。
汪川要和她談的是山海娛樂的重組計劃,以及公司的後續發展戰略。
山海娛樂已經決定最快在今年年底進行第二次融資,這也是進行重組的目的之一,給潛在的投資人進一步明確公司的發展方向,以及提前掃清融資後可能會存在的經營障礙。
重組計劃的核心,是把影視製作和藝人經紀這兩項山海娛樂本部最重要的業務分別成立單獨的公司運營。而山海娛樂作為一個集團總公司,下邊分別有N+1、山海影視、山海經紀、山海音樂、盛夏音樂五家子公司,不再負責具體經營,只做戰略決策。
其中影視製作業務是核心中的核心,初步計劃是山海影視作為一個大型影視製作公司,在專門的製作業務上進行工作室化運營,每個工作室負責製作專門的型別片,都市、古偶、科幻、懸疑等等,有點類似於唱片公司的廠牌。
雖然以現在能拉起來的山海影視的實力,只能勉強先成立三個工作室,後續如果經營得當,會再逐漸增加。
重組後山海娛樂的CEO仍為潘靈海,兼任山海影視總經理,而沉藍是山海經紀總經理,兼山海影視副總,同時任副CEO兼副董事長。
大致的框架汪川已經與潘靈海和沉藍都溝透過了,不過具體細節以及人事安排,潘靈海還需要與汪川進行認真的討論。
畢竟這次改組之後,等於是原本的高層管理們權力都變大了,所以用人必須要慎重。
汪川提前讓沉藍回到山海,以及推遲原本在年初進行的改組到年中,就是為了先讓沉藍在已經被潘靈海經營多年的公司內部摸清狀況,辨明誰是真正可用。
沉藍在山海擔任的真正角色,潘靈海心知肚明,這次重組後的職位設定,特別是沉藍的副董事長身份,應該也會讓潘靈海不太舒服。
不過潘靈海並沒有把這種不舒服表現出來,對汪川的提議也沒有提任何意見,她就像是一個最理想的職業經理人,如果她沒有出現致命問題,汪川應該會讓她一直在CEO的位置上幹到自己想退休,或者是想出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和潘靈海的通話結束後,汪川稍作休整,坐上了去機場的車。
《乘風破浪》五天已經拿下了34億的恐怖票房,雖然後續院線將會減少排片份額,而且隨著節後復工,票房都會降低不少,但距離業界預測的60億票房也越來越近了。
雖然在評分網站上,《乘風破浪》最終失守7.0評分大關,跌倒了6.8,越來越多的人認為這部影片不配國內歷史票房冠軍,但它的票房走勢依舊很穩。
汪川也能更放心的去美利堅了。
這次過去汪川主要是繼續配合尹莉絲進行《SYT》的宣傳,以及參與《愛樂之城》的相關籌備工作,總體上比上次輕鬆多了。
至於即將公佈的奧斯卡頒獎典禮提名,那是已經出發的阮秋水最關心的事情,汪川這個戛納最佳編劇並沒有受到好來塢的青睞。
下飛機的時候,依舊是阮秋水來接的機。
回到別墅後,一番對抗實戰,阮秋水滿足的趴在汪川胸前恢復著力氣,汪川也等著她要不要繼續進行戰鬥,然後就聽到阮秋水懶洋洋的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