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凱瑟琳短暫聊過之後,汪川也沒找到柯西哲,不知道他是不是提前走人了。

於是汪川又被林通帶著介紹了幾位迪士尼公司的高管,倒是有位製作人一眼認出了汪川,因為他之前專門瞭解過華夏市場,知道汪川在華夏的人氣很高。

至於阮秋水,正在和一位名為馮素梅的華裔演員聊天。

馮素梅在這部電影中有客串表演。

“她剛邀請我去參加好來塢華裔演員的聚會,不過我前幾天剛去聚過一次,在這裡就是天天派對聚會不停,我都感覺我的社交恐懼症被治好了。”

阮秋水如釋重負般出了口氣。

看到汪川在旁邊等她後,阮秋水打發走馮素梅就過來了。

不過汪川也是看阮秋水的神情有些不耐煩,才過來給她解圍的。

這些好來塢的華裔藝人每天除了在影視劇中當配角混口飯吃外,就是想辦法為自己爭取利益了,這種話題對於不在美利堅生活的華夏藝人來說,實在是很無聊。

因為在美利堅的多族裔中華裔的地位基本在最底層,但裡邊的大部分人對華夏的態度卻很高傲,沒有什麼認同感。

就像這位從爺爺輩就移民過來的馮素梅,她在言語之中甚至有種自己比拿了戛納影后,現在在頒獎季又被廣泛認可討論的阮秋水還要高貴一些意味,只是單純因為她生活在美利堅,而阮秋水是從華夏那種“窮鄉僻壤”來的。

實際上華夏藝人在好來塢會遇到或明或暗的歧視很多,來自華裔的審視也不是最過分的,可卻是讓汪川和阮秋水這樣的華夏人在與他們打交道的時候,會感覺到落差感最強的。

但是,即便是這樣,阮秋水在頒獎季的宣傳,還是要打華裔牌。

在美利堅混圈子,要比華夏煩太多了。

“你還有社交恐懼症啊。”

汪川好笑道。

“你沒看過那個說法嗎?社交是有層級劃分的,”阮秋水眨了眨眼,“如果高層級沒有刻意收斂自己的表現,低層級明顯能感受到的尷尬和不適就是社交恐懼症啊。”

“那我感覺……我在你面前也有社交恐懼症。”

“厚臉皮是與社恐絕緣的天賦。”

“我感到尷尬和不適了。”

“那你先把我腰上的手放開好嗎?”

第二天汪川去了一趟WME經紀公司。

今年八月的時候汪川就和他們簽訂了兩年在美利堅的代理合約,汪川上次給n+1敲鐘行程很急,就沒有過來,而這次要算是開始在美利堅進行短期活動了。

阮秋水的代理合約也在這裡,而之所以選擇這家經紀公司,則是因為他們在華夏的分公司與山海娛樂是合作關係,而且去年他們剛被華夏資本入股。

華夏藝人來到美利堅後進行的宣傳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在活動之後單純的針對華夏國內發通稿刷“國際明星”的頭銜,但在美利堅還是查無此人;另一種就是希望在美利堅開啟局面了。

前一種宣傳華夏自己的公司就能做,後一種就需要找美利堅的經紀公司聯絡媒體平臺的宣傳資源了。

以出演《愛樂之城》為目標,汪川必然不可能是在美利堅毫無名聲的情況下空降到專案中,即便是帶資進組,因為這是一部面向美利堅的電影,而且汪川希望它能有衝獎的規格。

再帶著劇本、音樂等電影的主創設想也沒用,好來塢製片公司的下限絕對是世界上最低的,如果他們真覺得這些東西太好,即便已經給劇本和音樂註冊過版權,他們也能明目張膽的開抄。

然後就只能在他們本土上和這些龐然大物打曠日持久也基本沒有贏的可能的官司……

所以前期工作一定要做到位,至少要到有一定名氣的程度才醒。

其實汪川之前在美利堅不能完全算是查無此人,一些專門關注其他國家的小眾博主就介紹過在華夏那個國家突然紅到爆炸的汪川。

《藍》上映後也有一些報道提過汪川。

之前n+1的上市,也讓不少關注資本市場的人瞭解到,這家公司由於一位在華夏極為知名的娛樂圈巨星汪川的背景,實際所擁有的市場影響力和潛力十分驚人,他們認可了這個價值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