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薅點兒東西(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走過來後還親切的拍了拍汪川的肩膀,表現得像是汪川應該多感激他讓自己拿了最佳編劇一樣。
……唉,他都這麼湊上來了,還是搭理一下吧。
等別人都和他打完了招呼。
“聽說柯西哲導演很喜歡我的配樂和劇本,我感覺非常榮幸。”
汪川說的也是英語,還是自適應翻譯。
“哈哈哈哈!”老頭兒開心得像是個孩子,“本來我覺得這次戛納之行會很無聊,沒想到會有《藍》這樣的驚喜!”
然後他就拉著汪川跑到另一邊聊天了。
得知汪川還是一位演員的時候,老頭兒表現得更為訝異,連說以後有機會要找汪川拍電影——這令汪川再次在心裡吐槽他欣賞自己的人設,又為謝燕叫了一次屈,自己還是個演員這老頭兒之前都不知道……
不過柯西哲喜歡交響樂倒是真的,他跟汪川聊了不少相關的音樂話題,如果不是汪川從蔣穆那裡聽說他想讓自己來戛納和他交流,提前做了一些功課,有些話題汪川還回答不上來。
只是實際上《藍》裡邊的配樂並不能完全算是汪川“創作”的,汪川搬運完曲譜之後,企鵝就找了華夏交響樂團的一位大老去錄製。
然後習慣了做流行音樂,或者只是簡單的提取鋼琴曲譜彈奏的汪川,就被人家指點了好多問題,交響樂的編排複雜太多了,而且人家還會著重問汪川每一種樂器加進去的動機是什麼,為什麼要那樣去行進,還給了改進的意見……
就沒正經研究過編曲,更別說古典編曲的汪川就直接卡斯巴達了,不過人家也很有禮貌,提改進意見的時候都是先做出來後再讓汪川選擇,然後汪川每次都感覺好像改進後的確實更好……
所以最後整部電影的配樂實際上人家大老做得更多——汪川只丟了曲譜,署名也是和汪川名字並列的,這次戛納電影節也邀請了大老來參加,但人家不樂意來。
汪川倒是沒有給柯西哲講這些,估計講了他也是認為無關緊要,他要是因為音樂對汪川有更多的好感更好,因為——
“我最近其實也在創作一個劇本,也不知道等創作完了之後有沒有榮幸能讓您來執導。”
汪川笑得有些靦腆。
柯西哲是美利堅人,今年的大贏家《心之季》也是美國的電影,頒獎儀式剛結束,汪川抽空在國內衝浪看別人怎麼誇阮秋水的時候,就看到了一種說法,認為這屆戛納受到了美利堅那邊的影響,還有人扒了評委之一柯西哲和那位導演實際上是老朋友。
汪川已經基本確認《藍》是被他以支援自己的名義搞了,歐洲電影圈確實跟好來塢不完全在一個壺裡尿,但美利堅也確實經常能尿到歐洲頭上。
所以汪川就希望多少能從柯西哲這裡薅點兒什麼來補償一下,即便是口頭上的,他事後翻臉不認。
對於演員來說,演技實際上並不是拿獎的決定性因素,在成熟的電影工業中,跟著大導先把自己的影響力刷上去也是很關鍵的影響因素,跟著好來塢的大導刷更是比華夏導演的效果好得多。
雖然柯西哲擅長的歌舞片現在幾乎是奧斯卡這樣的獎項的絕緣體,但他在世界電影圈名頭是真的還可以,上一次在奧斯卡拿下最佳影片的歌舞片也是他在十五年前的作品。
如果汪川能拿劇本打動他,就可以給自己的刷獎大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當然就算沒打動,汪川也決定離開戛納之前就對外放出柯西哲欣賞自己,想讓自己成為他新作的男主,而且準備用自己寫的劇本的訊息。
《鎮妖博物館》
也是物盡其用吧!
誰讓他之前對外說了那麼多次《藍》的配樂和劇本很有亮點呢?
“哦?難道你寫的新劇本是歌舞片?”
柯西哲臉上的興奮表演得挺好。
“嗯,就像我剛才說的,在做編劇之前,我的身份是一位歌手,所以我一直很喜歡歌舞片,也一直夢想著創作出一個歌舞片劇本。”
汪川誠懇道。
汪川準備把《愛樂之城》這個劇本拿給他,這部電影堪稱是寫給歌舞片的情書,電影裡滿滿的都是情懷,每位喜歡歌舞片的人都一定會被它打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