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幹嘛來了?”

汪川頭疼的看著趙安。

“你以為我做導演的天分怎麼來的?”削著蘋果的趙安反問,“我從小就在我爹的劇組裡學來的好吧!我必須堅持學習,一切的成功背後都沒有多麼任何輕鬆,這個道理你應該明白的。”

“……明白個頭。”

汪川沒好氣道。

“真的!”趙安放下削了一半的蘋果,長長嘆息,“我這幾年電視劇拍下來,是真正感覺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不好說是什麼,就是那種到瓶頸的感覺很怪,所以才再來學習的啊。這次拍《大宋少年志》你應該知道,我晚了一個星期才殺青,就是因為好像自己有了強迫症,看拍好的鏡頭總覺得哪哪兒都有問題,要一遍一遍的拍,但你知道,拍電視劇其實也不需要太講究這些……”

趙安越說聲音越小,因為汪川的眼神越來越像是在看智障。

“想拍電影你直說——”

汪川的話還沒說完,自己的手就被趙安抓了過去。

“可幫了大忙啊!川哥!”

趙安差點兒涕泗橫流,誇張得哥都喊上了。

“你不知道,安航那人真的有毛病,青川這麼大一家公司,拿錢拍幾部電影多簡單,他是非安排我去拍電視劇——”

“我記得你之前不是說他安排你去拍網大?”汪川直接打斷他,用力抽回自己的手,又甩了甩,“而且你憑什麼歧視網大?”

“額……網大跟網大能一樣嗎?別人跟你也不一樣啊!”趙安拍著馬屁,“而且那是以前啊,月初他們青川拍的那部網大不是急著上了嗎?結果就評分3.7,一片惡評,這還是大力宣傳準備搞個頭炮響的前提下,能不能勉強回本都不好說。”

“你們青川,”汪川糾正他,“不過你們安老闆有毛病是真的,拉一套賣情懷的陣容,拿出來的東西連情懷都賣不好,拍得那麼糙,那麼急著上,拍了一個月都不到吧,錢都花到宣傳上了,真以為網大是隨隨便便就能撿錢的。”

汪川關注青川這個撲街網大的原因,就是《神探》大機率也是撲街的。

現在青川自己的先撲了,到時候汪川的《神探》也撲街,就很尷尬……

“是啊,他什麼都不懂,”趙安繼續嘆息,“反正現在原本準備明年要上的幾個電影專案全都停了,又回頭抱著電視劇。其實之前川映也是,不是一直在電視劇圈裡打滾兒,能壓那麼多回款現在這麼難嗎?”

比起電影,做電視劇的好處是更穩定,不過壞處就是回款週期更長,日常經營穩定的時候回款週期稍長不是太大的問題,可一旦因為意外面臨流動性危機,也就更難扭轉局面了。

青川持續到現在的問題,就是依然在為於幻海突然的去世買單。

實際上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爆發、流媒體影片網站發展起來之前,以川映為代表的很多電視劇圈的大老們是都進行過往電影領域發展的嘗試的。

因為當時電視劇的主要承銷方還是電視臺們,但是為了規範市場,上邊出臺了一劇兩星的政策,就是一部電視劇最多隻能同時在兩家上星頻道上播出。

這項政策極為深遠的影響了國內的電視劇行業。

電視劇臺播版權能賣的價格大幅下降。其實在某方面講,它也可以說是上邊針對明星高片酬的一次限制嘗試,因為電視劇的製作成本會因為收益的銳減而被壓縮。

它雖然利好腰部電視劇出品公司,但對川映這樣的龍頭公司來說,是真的像是當頭一棒,川映就從那個時候開始了進入電影領域的嘗試。

然而,一劇兩星政策氣勢洶洶的前來,卻適逢流媒體影片網站的崛起,財大氣粗的網際網路大老們在惡劣的競爭之下,用極短的時間就取代了衛視,成為電視劇的主要買家。不僅價格高,回款也比衛視更快,再加上政策的限制,衛視徹底讓出了電視劇市場的主導位置。

川映這樣的公司日子又比之前更舒服了,又沒了銳意改變的決心。所以川映一直到現在換成青川,雖然每年也有幾部電影出品,但主戰場依然在電視劇領域。

——明星片酬也限了個寂寞,反而膨脹得更加迅速,兩三年後就有人單部劇拿過億片酬了。

這項政策也導致國內精品電視劇出品數量的斷崖式下滑。

衛視買劇更加慎重,影片網站錢給得太容易並且按照網際網路的邏輯買劇,電視劇出品方們就更傾向於製作現有成功模式的劇,嘗試新型別劇目的意願和必要都大大降低。直到近兩年影片網站的紅利期過了之後,情況才開始有所好轉。

現在安航想要完成青川的對賭協議,再次進入風險更大卻回款更快、更容易出現黑馬拿到意外之喜回報率的電影領域確實是一個無可奈何,但也十分正確的決斷。

比如汪川剛好給他他表演的那一手,在風險更低的網大上拿到驚人回報率的奇蹟……

聯合那批港星拍網大是安航計劃的開始,他後續的目標還是全面進軍大螢幕。

就是沒想到出師未捷,第一部網大就撲街了……

估計等汪川《神探》撲的時候,安老闆就徹底沒信心了……

其實安航這人,他的這些動作都是很正確的,汪川作為一個旁觀者來說,也是很佩服的,但就是他的運氣實在是不怎麼好……

“你對青川的財務狀況還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