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沒內涵?搞錯了吧清哥。”葉思棠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問道,京劇沒內涵嗎?

“夏老師,您覺得呢?”徐清沒有回答,而是轉頭看向了夏枝眉。

夏枝眉頓了片刻,隨後才無奈的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是最沒內涵的那一個。”

“京劇很多唱詞,唸白詞,劇情,人物,都經不起考究,很多名劇目,和現在的那些不符合歷史的影視劇沒什麼區別,都是為了符合當時觀眾的喜好,進行藝術再加工的產物。

而且,唱詞也好,唸白也罷,根本談不上什麼高深,很多嚴格來看,就是當時的大白話,真要比,那比湯顯祖寫的東西差了八條街。

還有,當初京劇的很多觀眾喜歡看得劇,其實是小粉戲,,咱們現在看到的劇目,很多以前也是小粉戲,是經過改編的,《謝瑤環》在改編前,唱的是什麼玩意夏老師應該比我清楚。”

“什麼是小粉戲?”齊溪問道。

“小粉戲嘛,你想想也知道是什麼啦。”徐清糊弄了一句,隨後繼續說道:“我說這些不是為了貶低京劇,我是在客觀的分析,京劇為什麼能紅火起來。

當初怎麼火起來的,現在就怎麼把它救活。

其實京劇前輩,已經告訴過我們要怎麼做了,咱們現在跟著前輩學就行了,其實也沒有那麼複雜。”

“清哥,現在搞小粉戲犯法的。”葉思棠突然說了一句。

“你腦子是不是瓦特了,誰說要搞小粉戲了?”徐清瞬間無語,這孩子聽東西聽東西怎麼聽不到重點呢?

你不要因為自己汙就只聽汙的東西啊。

“你是說,讓京劇審美降級?”程莉不是葉思棠,他倒是聽明白了徐清的意思。

“對也不對,不是審美降級,是內容創新,觀眾喜歡什麼,就用戲劇的形式去表達什麼,在保留戲劇的表演形式下,做一些流行化的內容。

做這些東西的時候,不要去考慮什麼內涵啊,教育性啊,文化啊之類的,這麼做為了讓觀眾入門,入門了自然會有一部分觀眾轉向更加有內涵的更加經典的劇目,這樣才能讓京劇煥發第二春。”徐清說道。

“這怎麼行呢,沒人會答應的,好不容易提升起來的內涵,走回頭路不可取。”夏枝眉馬上說道,徐清說了半天,不還是降級嗎?

“那就等死吧。”徐清毫不留情的說道。

這話一出,夏枝眉和程莉兩人同時閉上了嘴,緩了片刻,夏枝眉對著徐清說道:“你深入說說,我覺得我理解的可能不夠全面。”

“思棠剛剛說過了,以前娛樂方式少,大家選來選去,就京劇場面大又通俗,所以,它成了當時大部分觀眾的選擇。

京劇在當時,本質上就是個流行文化,沒必要把自己抬得那麼高。

當然,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大師名角們的加持,它確實形成了不一樣的文化內涵。

可問題就在這裡,藝術一旦內涵多了,它理解起來就費勁,一費勁就會淘汰掉很多觀眾。

如果大家沒得選倒也罷了,可現在有的選,大家自然不會選擇費勁的東西。

京劇他就是個藝術形式,藝術說穿了,就是用來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的,可大部分人的精神需求,求得就是個基本情緒的刺激,讓他笑,讓他哭,讓他生氣,讓他感動,或者讓他產生生理衝動,這都是基礎情緒。

什麼哲學思考,什麼歷史研究,什麼人生意義,這根本就不是流行文化能承載起來的。

只有相對膚淺的東西才能流行,一個文化流行到一定程度,自然有人會在這個基礎上探索出更有內涵的東西來,京劇發展到現在,就是這麼個過程。

百姓唱民謠,雅樂居高堂。

本質上,一個東西想要流行起來,他必須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中足夠膚淺,這就是客觀事實。

膚淺的東西,大多數人理解起來不費勁,大部分人的腦子,就是不想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