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集中的訊息,越容易爆發,但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傳播,你看看我們做宣傳工作的時候,為什麼要把複雜的內容總結成一些通俗易懂的口號,就是為了能深入人心。

這個小朋友現在爆發是爆發了,最好還得收個尾,讓這些內容歸結於一個簡單的話題當中去,這樣才能有利於二次傳播,大家以後想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就能想到這些集中的訊息。”李秀芝說道。

“那我提醒一下他。”趙康年若有所思的說道。

“不急這一會,吃飯吃飯,趕緊的,你胃本來就不好,這菜涼了我可不給你熱啊。”李秀芝又開始了催促。

“好了好了,知道了。”趙康年無奈的放下手機,繼續吃飯。

“清哥,選好了,推嗎?”星堂南培總部的一樓辦公區外面,徐清坐在外面納涼,而湯倩從裡面的辦公區出來之後,對著徐清問道。

“好了就推吧。”徐清點了點頭。

徐清說完之後沒過幾分鐘,維博的熱搜榜,抖手的熱榜,D站的熱榜都出現了同一個詞條。

【怒抽徐清15次】

傳播簡單化,這個道理徐清也懂。

用現代網友熟悉的話來講,這個簡單化的口號就是梗。

傳播一個梗的難度,肯定是要比傳播這個梗本身攜帶的具體內容要簡單的多的。

人在理解一個資訊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開始總結,開始歸因。

因為歸因和總結後的資訊理解起來,會比理解原本龐雜的多的內容要容易很多,也更符合人腦的記憶習慣。

所以,徐清讓湯倩自己的評論區裡關注一些高頻出現的詞彙。

造梗這個事情,當然是網友自己來比較好,畢竟沙雕網友歡樂多,星堂的工作人員造出來的東西未必有人家的好。

徐清只要推一些大家最認同的,大家最喜歡複製的推出去就行。

現在徐清評論區裡出現最多的就是【怒抽徐清1次】【怒抽徐清2次】這類的評論。

本來的評論是抽獎的人划水的評論,說的是抽獎的事情,評論最多的就是:怒抽一波,什麼什麼歸我之類的話。

然後有的人簡化了一下,變成了【怒抽】

後面徐清一分鐘一條維博,每條維博都有抽獎。

於是大家開始計數了,變成了【怒抽第一次】【怒抽第二次】之類的。

再到後面,怒抽中間加上了徐清的名字。

到最後《山海情》的那條維博釋出的時候,已經是刷屏的【怒抽徐清15次】了。

湯倩當然關注到了這個詞彙,於是記錄下來,跟徐清彙報了一下。

徐清的關注度雖然高,但覆蓋的面在全網的基本盤裡,還是小部分的。

但這次三個平臺都在推【怒抽徐清15次】的時候。

自然關注度就不一樣了。

有知道情況的網友還好,不知道的網友看到這個新聞那就有點莫名其妙了。

【徐清被人打了十五次嗎?】

【好好的為什麼要抽他?】

【還抽15次,這麼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