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採訪還是聊天(4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和行省對政治中心城市稱省會不一樣,自治區一般稱首府。
銀汌便是寧區的首府。
從尚海飛銀汌,用時3個小時。
到了銀汌,馬上就有人接機,接機的是一輛類似考斯特的客車,領導視察常用車輛。
徐清上車之後,沒有耽誤,車輛直接從機場南下,前往徐清此行的目的地,固園市。
《山海情》的故事發生的地方就是寧區西海固。
西海固不是一個官方地名,而是寧區南部山區的代稱,基本上涵蓋了固園市的大部分割槽域。
銀汌到固園,三百多公里,也得花幾個小時。
白胖子算是被徐清這一套給整蒙了,真的是一刻都不浪費啊,人家銀汌電視臺明明準備了接風宴,徐清愣是不去吃。
徐清當然不會去吃,西北單位的接風宴有那麼容易吃嗎,但凡自己是被接風的主角,那絕對是吃一頓醉三天,好不容易緩過來了,又給你來一次,這麼下去,甭幹活了,天天就擱那醒酒就行了。
這一點,徐清當年在地球上可是親身體會過的。
唯一的差別是當時徐清去的時候清海而不是寧區。
不過,想來西北這邊的風格應該差不多。
為什麼銀汌電視臺會準備接風宴。
徐清當然沒有這麼大的面子,這個面子是廣局的趙康年給的。
廣局是衛視的直屬領導單位,趙康年雖然在徐清面前挺客氣的,那是因為徐清不是體制內的,華國廣局對市場又是放鬆的態度,大家談的是合作,講究個誠意。
但在衛視那裡就不是這幅場景了,那是領導下達任務。
沒錯,徐清過來調研之前,是給趙康年打過電話的。
自己煞筆似的跑過來調研,能調研到個毛線,誰理你啊?
既然是趙康年找自己徵固定題材劇,當然要找他幫忙辦事啊。
說起來,徐清找上趙康年的時候,趙康年是詫異的,年輕人辦事的效率這麼快的嗎。
而且,這也太有誠意了吧,竟然還要跑到當地去看情況,這還真是難得,多少編劇寫劇本的時候在家裡自己腦補,甚至連搜尋引擎都不願意用一下,然後他們腦補出來的現實和真實的現實完全兩碼事。
想到這裡,趙康年突然覺得,為什麼人家徐清年紀輕輕的就能在娛樂圈聲名鵲起了,難得的務實人,自己以後還是得多找年輕人合作,年輕人多熱血啊,那些老油條一個比一個推脫。
於是,趙康年開足了馬力支援,給銀汌電視臺的相關領導打了好幾個電話,核心意思就一個,一定要配合好徐清的調研工作,不管徐清要去哪調研,全程安排人陪同。
所以,徐清享受到了一下飛機就有人接機的待遇。
說起來,這還是徐清第一次來寧區,從尚海過來,能明顯感受到這裡的乾燥。
這種乾燥在夏天怎麼體驗呢。
很簡單,找個遮陰的地方站一站就能感受到,你會發現遮陰的地方和有太陽的地方簡直是兩個世界。
這點,在南方或者在空氣溼度大的地方是感受不到的。
因為在這些地方躲在遮陰處沒有任何卵用,空氣中的水汽蒸騰,跟個蒸鍋一樣,哪哪都熱。
舟車勞頓是客觀存在的,哪怕坐飛機坐車自己不用動彈,但還是累,白胖子沒有徐清的體質好,下了飛機,上車直奔後排,估計就是想找個角落睡覺,聽他說他倒是來過寧區,主要銀汌有個影視城,他過來跟過組,所以,他對這個地方沒有徐清那種新奇的感受。
果不其然,他很快就會周公去了。
甚至,他還打起了呼嚕。
徐清倒是沒睡,車上還有領導幹部呢,白胖子睡覺,自己總不能睡覺吧。
這次陪同徐清一起去調研的除了司機一共有四個人,一個副臺長,一個副臺長的秘書,一個機關服務處的主任,以及,一個新聞中心的當家女記者。
真的是當家女記者,寧區都市頻道的一朵花,平時和其他幾朵花一起做類似《小莉幫忙》《1818黃金眼》之類的都市調解類節目,在寧區知名度挺高的。
領導幹部們善談,但也扛不住上車就想睡覺的定律,和徐清聊得差不多了之後,也開始閉目養神。
倒是那個女記者一直好奇的看著徐清,好像想和徐清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