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個劇本(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過了,我原則上沒什麼意見,這是好事,你那三首歌我也聽過了,也不怕你笑話,我們公司現在寫不出這種質量的歌來,香江的創作人,本來以填詞見長的,曲子好多都是翻版,現在無論是老傢伙還是後生仔,都不太行。所以你那三首歌,對於阿ki來講是好事。”吳友進直說到。
“那您是同意了?”
“得先看看你的劇本。”
“我這裡有兩個類似開端的電影劇本,一個是偏喜劇人文,一個偏懸疑商業,您想要那個?”
“你介紹一下?”
“一個劇本叫《原始碼》,講的是我國一個特種兵,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突然發現自己在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上,而他的身邊坐著一個素不相識的女子正在與自己講話。
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在這輛車上,而且他發現自己居然是以另一個人的身份存在,正當他迷惑不解的時候,列車上忽然發生爆炸。
爆炸後,他又一次驚醒,發現自己身處一個密閉的太空倉裡,有一位女軍官正在透過影片和自己對話,並要求自己報告列車上發生的事情。
一頭霧水的特種兵還沒搞明白是怎麼回事時,他又一次被送上那輛列車。這次之後,他終於明白自己在執行一件任務,負責調察這個火車爆炸案,找到恐怖份子並查出他的下一個目標。
特種兵被一次又一次的送上那輛高速列車,每次只有八分鐘的時間調察,調察過程中,他發現自己其實已在一週前去世,原來他正在參與是一項“腦波原始碼”的秘密任務,這項任務是透過已經死亡的特種兵尚未完全死亡的腦細胞影像來還原事件,調查事情的真相。
最終,特種兵順利完成了任務,但是他卻決定再一次返回列車,拯救列車上那些無辜的生命。
故事大概是這樣,這是懸疑商業片,元素和開端一樣,也是時間迴圈。”徐清介紹了原始碼的大概劇情,這片子是一個合格的商業電影,如果藉助開端的熱度,票房應該不會差。
當然,別拍的太爛就行,既然是懸疑劇,節奏上一定要緊湊,這對導演排程鏡頭的要求比較高。
吳友進聽到之後,沒有回話,而是在思考。
片刻過後,他對著徐清說道:“開端前面14集我都看了,雖然結局還得明天上,但開端和你嘴裡的原始碼講的重點肯定不是一個方向,你說說那個偏喜劇人文的劇本我聽聽?”
“這個劇本叫《迴圈貓冬日》,主角是個氣象播報員,每天除了在攝像機前給觀眾做風趣幽默的天氣預報外,每年的冬至他還要前往一個咱們北方地區的一個小鎮,報導當地的冬至慶典,這個小鎮有個很特殊的習俗,每年冬至慶典的時候,為了討個好彩頭,會找一隻貓過來預測一下今年的冬天會有多久,他們把這個稱呼為貓冬日。
主角對這一節日其實嗤之以鼻,而且他對工作感到非常厭倦,當他例行公事完成今年的報導後,便急不可待地想回家,但是,他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耽擱了。
第二天醒來後,主角意外地發現時間仍然停留在前一天貓冬日,昨日的一切重新上演。驚訝、不信、刺激、狂喜、煩悶、焦慮、不安、絕望、倦怠等各種情緒輪流侵佔菲爾的感官領域,可無論他如何選擇,都始終無法再前進一步,他一直在這天重複·····”
幾分鐘之後,徐清介紹完了這部經典電影《土撥鼠之日》改編版的劇情。
相比原始碼那種商業電影,徐清更喜歡《土撥鼠之日》,這部片子是借用不斷迴圈的設定,來闡明人生的態度,裡面很多內容會給人帶來思考,也正是因為這個,土撥鼠之日才歷久彌新,不會過時。
而且,徐清可以把這個劇本改編的更貼近我們華國人的思維方式,讓這個劇本煥發新生。
兩個劇徐清都看過,說個介紹倒是不成問題,而且他提前做過功課。
就看吳友進喜歡那個劇本,他直接買下來進行本土化改編。
聽完徐清的第二個劇本介紹後,吳友進更沉默了,但沉默了一會後,他反應過來,徐清還在房間裡,然後對著旁邊劉義穎說道:“阿穎,我抽屜裡有我珍藏的雪茄,你去剪兩根雪茄,你和徐生先聊聊,我先琢磨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