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莉說的臺本其實就是舞劇的劇本。

舞劇自然也是有劇本的。

和電影電視劇的劇本不同之處在於,它多了很多電影電視劇不涉及的內容,裡面內容的表現形式也不一樣。

比方說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是“舞臺指示”板塊內容。

在這一項內容當中會寫明演員應當具備的情感姿態,大概的舞蹈動作,舞臺的走位,出入場的方式和位置,還有音樂、燈光、佈景、服飾等等內容的說明。

這裡的內容,大部分都圖文並茂。

就比方說那個“舞蹈動作”,就是徐清用筆一張一張畫出來的。

當然,這並不是說要像畫動畫片一樣,一幀一幀的來,而是畫關鍵動作加運動箭頭,再加文字說明。

一般情況情況下,舞蹈演員是能看得懂這種表達方式的。

看不懂其實也沒關係,作為舞劇的創作人,徐清會一邊比劃一邊給她們拆。

透過拆分劇本,演員能夠在最快的時間瞭解到整臺舞劇大概的內容,對舞劇構建一個整體的概念,這樣在後續的排練過程中,才不會亂更不會懵。

不過,劇本雖然是徐清寫的,但最後呈現出來的東西,還得和演員以及其他相關工作人員不斷的探討和驗證。

在排練的過程中,劇本里的內容還是會有一些變動。

正如《昭君出塞》那樣,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和徐清在地球上看過的原版還是有一些差異。

要知道《昭君出塞》這個舞劇資料是徐清直接抽獎抽出來的,它遠比徐清自己扒出來的更加詳細。

所以,這次的舞劇《紅樓夢》和地球上的原版參考品,差異只會更大。

不過徐清相信,差異大不大的無所謂,最後的效果說不定比原版的還要好一些,畢竟這是國家歌舞團,這裡有華國國內最頂尖的舞蹈方面的人才,這些人在這裡,沒理由會排出垃圾來。

說起來,一個完整的舞劇想要成功搬上舞臺。

在臺前準備的工作,那真是多不勝數。

不提道具製作。

光是要實現徐清寫在劇本上的動作,就得一大批演員不停的捋,捋的過程就叫“編舞”。

在排練室裡看了一會,程莉和徐清兩個人商量著點了幾個兩人覺得形象合適的演員之後,便起身離開了。

第二天,程莉看著空曠的沙發,心裡終於鬆了一口氣,她是真怕徐清又準時躺在這個沙發上,躺的那叫一個準時啊,比自己上班都勤快。

她總覺得徐清心裡有事,你說有事就有事,大家攤開來聊聊,自己還能開導開導。

可這個鬼東西,怎麼問都不說個明白,這可太討厭了。

這種感覺就跟有人在自己面前來了一句:“我跟你講,你知道嗎?”

自己正等著下文呢,結果沒下文。

簡直鬧心。

此時的徐清不知道程莉到底在想些什麼,他正樂呵呵的在家看電視呢。

《RM》今天播出了,這是陳潔芸和易榕的韓國首秀。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