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歌,確實能跨越很長很長的時間,好歌就如同好詩,能夠抵住歲月的侵蝕。

像吳敏敏這麼巧合的人畢竟在少數,不是誰都能從高中一個戀愛直接談到工作的,更是碰不到分手後前男友娶了自己的同桌,兩首歌都可以做成一個電影故事了,這個故事就叫《後來你娶了我的同桌》。

大部分人的戀情,沒有這麼長。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聽到《後來》之後所受到的情緒衝擊,誰還沒有幾段真的刻骨銘心或者經過加工出來的自我感動呢?

無論是真的或者是加工的,那都是人心裡最難以割捨的東西。

而且,《後來》和《同桌的你》的釋出時間,恰逢這一年的畢業季,這更為歌曲添上了特殊的感情色彩。

所以,當楊圖圖唱的《後來》以及易蘊儀所唱的《同桌的你》釋出三個小時之後,直接就登上了各個平臺的熱榜當中。

這其中當然包括音樂榜單,在搜尋熱榜中,《後來》直接登頂,《同桌的伱》緊隨其後。

大量的學生群體以及工作的年輕群體在下面發表著各種評論。

有青春故事會型別的,比方說有人評論道。

【後來,我用了2100塊錢忘記了那種喜歡他的感覺,2000塊錢是洗胃錢,100塊錢是酒錢】

【每次去ktv聽到有女孩唱這首歌時我都會很認真的去聽認真的去回憶那個女孩,就像歌詞說的一樣,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謝謝你給我最美好的十七八歲。】

【前面的你清醒一點,人家這歌剛發表,Ktv現在哪有人唱啊?】

有的人的文采比較好,有的人表述能力比較一般,但不管文采如何,只要是真的,那都足夠動人。

當然,還有哲學思考類的。

【人這一輩子,最怕突然把一首歌聽懂……聽不懂的是幸運!】

在這種型別的評論下面,可以預見的是,再過一段時間,就會有【初聞不知曲中意】的評論出來。

當然,還有沙雕類的,高呼徐清、楊圖圖、易蘊儀等人騙了自己的眼淚,要負責之類的。

每個人都在伴隨著歌聲講述著自己或他人。

徐清這次發專輯的模式不同,是屬於拆開賣的,數字單曲2塊錢一首,可以不用購買整張專輯的所有歌,等專輯的歌全部上線之後,再做實體專輯發售。這麼做的好處就是,整張專輯目前的定價會比拆開賣要低不少,拆開賣如果所有歌都能賣到同樣的銷量,那肯定是賺的。

反之,如果有人不買所有單曲,那收益或許還不如整張專輯賣來的多。

這種做法說起來其實挺蠢的,因為很多專輯賣的就是那首主打歌,其他的都是用來提價的附屬產品。

不過徐清還是這麼做了,因為綜合考慮的情況下,這麼做對楊圖圖她們的好處更大。

目前來看,楊圖圖和易蘊儀的兩首歌的三小時發售量都突破了100萬大關,這個成績簡直不要太過耀眼,直接把一些同行給看傻了。

“媽的,銷量這麼猛?三小時就一百萬,這要是30個小時,不得直接蹦到1000萬去?國內的唱片市場又好起來了?春天來了這是?”

“數不是這麼算的,銷量增長是有時間段的,再說,國內的唱片市場能好了個錘子啊,那是她們幾個人的市場一直這麼好,其他人該賣不出去的還是賣不出去。”

“其他人賣不出去是因為他們寫的歌不行啊,質量好還怕聽眾不買單?”

“來來來,我給你看個現實的,你看看這個Q音數字專輯銷售榜,去年徐清發的那個《路過人間》,質量好不好不用我多說了吧,業內都公認是近些年最好的專輯了,可到現在這張專輯都混不到個第一。

我們再看看今年的排行,這個《時光》發了三首歌,現在排在18位,雖然是因為發售的時間短,成績不作數,可這個TOP20裡面,除了楊圖圖她們幾個人的歌我聽過之外,其他這些都是什麼啊?你聽過嗎?”

“聽過一兩首,我的評價是,還不如不聽。”

“那不就得了,咱們還是專門做音樂的都是這種反應,在普通人群體當中,那更是沒有傳唱度。可楊圖圖她們每次出歌,傳唱度都高的很,連特麼理髮店都在放,就這都混不到第一的位置,唱片市場好了個屁啊好。”

“媽的,所以是因為她們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