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讓李時有話直說。

可李時仍然在慢慢悠悠的喝茶,等喝完茶之後,他這才問道:“你準備什麼時候借華晴的殼上市?”

借華晴的殼上市??

這個話一出,徐清立馬愣住了,所謂借殼上市,用最簡單的話來講,就是徐清讓華晴把星堂吃了,然後利用華晴上市的殼子進入股票市場。

當然,這個讓華晴把星堂吃了是個比喻,具體操作是星堂先拿到華晴的實際控制權,然後把星堂併入華晴,再走幾個審批,操作一番就能完成上市。

星堂和華晴的主營業務是差不多的,省了很多其他借殼上市的公司還要業務重組的麻煩,可謂是再方便不過了。

上市對公司的好處無疑是巨大的,最主要的好處就是能籌措資金,更大的好處是,股東能以一個比較明確的價格套現。

但不管好處不好處,徐清都沒想過上市,因為沒必要,大部分娛樂公司上市,股東的想法絕對是為了套現,什麼為了更好的發展公司,那都是說給韭菜聽的。

可徐清沒有套現的必要,公司現在每年給他的分紅那麼多,套現幹嘛呢?

想到這裡,徐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隨後笑著含糊道:“時哥,怎麼突然說起這個來了。”

含糊的原因是他想知道,是誰給了李時這種錯覺?

“我有華晴10.8%的股票,你要是想收購華晴,繞我繞不過去啊,都是自家人,與其談判桌上見面,不如現在聊聊。”李時輕笑道。

聽到這個比例,徐清眉毛一挑,隨後說道:“你這嘴裡的投一筆,可投的真多。”

“當時只有3.8%,最近找其他股東買了點,價格太便宜了,不買不合適,那群人惶惶不可終日了都。”李時中略帶傲氣的說道。

“別人把股份當垃圾轉讓,伱倒是買了過來,這投資看著不划算啊。”徐清故意說道。

“華晴的股東短視的很,這麼說吧,投資圈裡有很多人最近都在買華晴的股票,就等著你帶著星堂入主華晴,然後拉一波股價賺一筆。”

“哈哈哈哈哈。”聽到這話,徐清有點無言以對,只能笑著搖頭,怎麼市場上的人都這麼能腦補?

“你說華晴的那些股東就不想想,你好端端的整熊華輝難不成就是為了整他一下?我覺得你不會這麼無聊,能讓你看重的,估計就是華晴的那個殼子,要不現在華晴解約成風,也沒見你有什麼動作。”李時自顧自的說道。

“熊華輝可不是我整的,是他自己違法。”徐清提醒道。

“他違法的事情多了,也不見出事,就是得罪你之後出事了,他那秘書都到你公司做總經理去了,這點事情大家都清楚,咱們是自家人,你跟我還打這個機鋒?”

“不是打機鋒是事實,時哥,你今天就是為了過來跟我說這個嗎?恕我直言,華晴那點市值,你手下的那些遊戲公司用不了幾天就能賺到,這也值得你這麼關注?”徐清不想和他扯這個了,擱這研究一件沒有的事情總感覺有點扯淡。

這李時和投資圈的某些人,想的實在是太多了,腦補了一堆莫名其妙的東西來。

聰明人有時候就是這樣,他們不相信巧合,覺得一切都是早有預謀,可這件事情就是巧合,是廖文媛看不慣熊華輝要整他的,關徐清屁事。

“公司是公司,我是我,公司賺的再多,我可分不了多少。”李時中說道。

這話也是事實,他的股份是他爹給的,沒給多少,股份值錢肯定是值錢的,但沒賣出去等於白說,賣肯定是不能賣的,他要敢賣,他爹能先把他埋了。

“時哥這是準備跟我談個好價格?”徐清啞然失笑,繼續試探的問道,他想看看,這個李時到底想幹嘛。

“也不用什麼好價格,我可以按照華晴現在股價的7折給你,雖然我沒什麼錢,但我確實不需要靠這個賺錢。”李時突然話鋒一轉。

這話一出,徐清表情不變,但心裡嘀咕了起來,這人說話怎麼東邊一句西邊一句的。

“我們公司收購併購的案子做了多少你也大概清楚,我可以給你安排個專業的團隊,幫你好好操盤一下這次對華晴的併購。”李時繼續說道。

“恩?”徐清更疑惑了。

“你要是錢不夠,我可以幫你聯絡一些金融機構,用一個比較低的價格拆借給你,這樣你吞掉華晴成了華晴的老闆之後,增發的那些股票憑你徐清的名聲,發行價比現在的市價高個四五倍,甚至五六倍估計都有人搶著買。

屆時這部分圈來的資金還賬之後,說不定還能多出很多來。

誒,這麼看,你收購華晴理論上來講,一分錢都不用花,一分錢不花,拿到一個上市公司,以及一筆可觀的發展基金,你運氣還真不錯啊。”李時說道最後,還拍了一下桌子。

李時說的話不長,但內容不少。

借殼上市之後,增發股票是常規操作,現在華晴的股票是垃圾,就算他不跌了,1塊錢一股總股本加起來市值也就30多億,現在併購它,拿到它的50%以上的投票權,也就是實際控制權。

理論上來講,15億就夠。

當然,這是理論上,有可能會花的更多,有可能會花的更少。

花的更少的方式可以和華晴的股東進行股票置換,置換來置換去,加上李時手裡的10.8%的股份,併購成本花出去的現金就會少相當多。